前言
那天上午,長春南航基地辦公室里,31歲的李某某聽到了八個讓人心涼的字。
"技術不合格,降級處理。"這話就像一記悶棍!十年沒出過事的飛行標兵,17分鐘后竟然砸碎玻璃跳了下去。
好端端的技術能手咋就成了"問題飛行員"?這背后到底有啥不可告人的秘密?
血腥現場直擊
刀子劃過去那一瞬間,血濺了一墻。
7月1日這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卻成了李某某生命中最黑暗的17分鐘。上午10點22分,他還是那個月薪5萬塊的南航機長。上午10點39分,他的尸體重重砸在了15樓下的水泥地上。這17分鐘里,到底發生了什么?
事情得從那份"資質排查報告"說起。報告里寫得明明白白:李某某"對應知應會的規章程序不掌握",特別是"駕駛艙門電子鎖密碼掌握不準確"和"通訊失效程序掌握不準確"。
聽起來挺專業,實際上就是說他技術不行。處理意見更是要命:降級為Z類機長,月薪從5萬直接砍到2萬,還得重新培訓50小時。
對一個31歲正當年的飛行員來說,這不是降級,這是職業死刑。房貸車貸孩子奶粉錢,哪樣不要錢?
李某某當時就炸了。他掏出刀子,先是刺向飛行部黨委書記劉某某,接著又捅了經理朱某某。鮮血染紅了辦公桌,驚叫聲響徹整個樓層。工會主席和地面員工聞聲趕來,卻也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
李某某像個瘋子一樣沖上15樓,用盡全身力氣砸碎了走廊玻璃。碎片從高空飛濺而下,樓下的人嚇得四散逃跑。然后,他縱身一躍。生命就這樣戛然而止,留下的只有滿地的血跡和無盡的疑問。
可李某某咋就從"香餑餑"變成了"垃圾"?這事兒遠沒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家屬不服要說法
李某某老婆哭得稀里嘩啦,但哭完了還是要討說法。
她叫什么名字媒體沒公開,但她曬出的那些證書和照片,把網友們都看哭了。飛行技能大賽三等獎的證書擺在那里,白紙黑字寫著李某某的名字。這樣的技術水平,你說他"掌握不準確"?開啥玩笑?
更讓人心疼的是,她還貼出了丈夫疫情期間的朋友圈。那時候別人都在家里躲著,李某某卻主動請戰,寫下了"疫情當前,飛行員絕不退縮"八個字。這樣有擔當的男人,怎么就成了公司眼中的廢物?
李某某的"小兄弟"也坐不住了。這個在漫展上認識的小老弟,一直把李某某當半個爹。他在評論區里憤怒地敲下這樣的話:"哥哥的技術沒毛病,是他師傅故意整人!"
據這位小兄弟透露,李某某生前多次吐槽過考核的事。那些所謂的"技術失誤",純屬找茬。師傅在模擬訓練中故意給他出難題,設備老化導致的故障也要算在他頭上。李某某申訴過好幾次,但沒人鳥他。
最諷刺的是,就在去年10月,李某某還剛剛被聘任為機長。不到一年時間,從"優秀人才"到"技術廢物",這變臉速度比川劇還快。要說這里面沒貓膩,打死我都不信。
家屬越說越來氣,網友們也坐不住了。大家紛紛質疑:這到底是技術問題,還是人為報復?
行業內幕大曝光
你以為就李某某一個倒霉蛋?錯了!整個行業都有病。官方數據狠狠打了某些人的臉:近三年飛行員因心理問題停飛的案例增長了35%。
這還叫偶然?這分明是行業性的災難!民航專家直言不諱:當前的考核機制主觀性太強,同樣的錯誤,不同的人遭遇完全不同。
中國民航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更是一針見血:"高壓職業群體的自殺率比普通人群高出2.5倍。南航這種管理方式,簡直是在逼死人。"專家的話雖然難聽,但句句戳心。
更惡心的內幕還在后頭。南航內部人士偷偷透露,很多"技術失誤"其實是設備老化導致的。模擬器年久失修,按鍵失靈是常事。但出了問題,鍋全得飛行員背。因為設備不會說話,死無對證。
最要命的是,"技術不合格"已經成了開人的萬能理由。誰要是和領導關系不好,或者不愿意"合群",很容易就被扣上這頂帽子。就在李某某出事前半個月,飛行員李波也中了招。
李波的遭遇和李某某如出一轍:因為拒絕陪領導吃飯唱歌,結果被安排"內部整頓"。當他公開舉報后,公司的回復依然是那句萬能的話:"因技術問題暫停飛行。"
當"技術不行"成了開人的萬能理由,更惡心的還在后頭...
制度漏洞要人命
李某某死了,李波被整了,還有多少人在默默挨整?
最可笑的是南航的心理咨詢制度。表面上看起來挺正規,實際上就是個擺設。為啥沒人敢用?因為去了就被打標簽!人力部門會同步你的咨詢記錄,領導一看:喲,這人心理有問題。然后你就等著被穿小鞋吧。
李某某其實早就亮起了紅燈。三個月前的心理測評中,他已經被標注為"高風險人群"。但公司干嘛了?屁都沒干!既沒有談話,也沒有跟進。直到他真的出事,公司才回頭翻這份報告。這不是馬后炮是什么?
真正要命的是,南航一年要進行六次技術考核,頻率高得離譜。每次模擬操作、每個程序動作都要被打分。一旦出錯,輕則停飛,重則開除。更過分的是,被降級的飛行員還要補交培訓費,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
想跳槽?想都別想!飛行員的培訓成本高,大家簽的都是"服務期合同",違約金高得嚇人。被公司整了只能硬扛,敢怒不敢言。這不是現代包身工是什么?
最諷刺的是,公司嘴上說著"安全第一",實際上卻把飛行員逼成了驚弓之鳥。天天擔心被考核,天天怕出錯,這樣的心理狀態還怎么保證飛行安全?
說到底,制度不是沒有,而是沒人真正執行。指望公司良心發現不現實,還得靠硬約束才行。但改變需要時間,而生命等不起...
結語
一個拿過獎的好飛行員,莫名其妙就成了"技術廢物"。這翻臉速度比翻書還快!說穿了,就是拿著顯微鏡找茬,你再厲害也架不住有人想整你。
把飛行員當機器用,出錯就扔。這樣搞下去,誰還敢好好干活?真正的飛行安全,靠的是飛行員心情舒暢,不是天天提心吊膽當孫子。人不是機器,總得給個喘氣的空間吧?
換你遇到這種事,你會怎么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