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賴清德當局不知道發什么瘋,瘋狂挑釁中國大陸。賴青德近日陸續發表所謂的“團結十講”,重彈“臺獨”舊調,刻意曲解歷史,再次暴露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的險惡用心。
此外,“臺獨”打手、臺“內政部長”劉世芳要求以“不安全”的名義,刪除或封禁至少5個大陸的APP。原訂本月26日舉行的“廈金橫渡~全球華人接力公開賽”,也被民進黨當局下令禁止金門縣舉行,該賽事是目前兩岸唯一由官方共同舉辦的體育活動。
大陸對于賴清德零容忍
大陸沒有容忍,解放軍也沒有猶豫。風起于青萍之末,火燃于燎原之間,臺海局勢,已不容玩笑。一場圍繞主權、認知與現實的博弈,正在臺海上空悄然展開。
賴清德挑動“臺獨”紅線,解放軍亮劍回應。7月1日清晨,東部戰區發出簡短通報,宣布對臺島周邊展開聯合戰備警巡。
短短30小時內,78架戰機、8艘戰艦“四面圍臺”,密度與強度之高,遠超以往。
這場行動并非“突然襲擊”,而是對賴清德近期“臺獨”言行的直接回應。
高壓之下美國仍對臺軍售
7月1日至2日這30小時內,臺灣省相關部門記錄到至少有53架次的解放軍戰機出?;顒樱竭^“海峽中線”則有37架次,同時還有8艘軍艦在臺海周邊活動。
緊接著7月2日上午,又有25架次軍機出動,其中16架次越過“海峽中線”延伸線。短短30小時,78架次軍機如利劍出鞘。
但解放軍在臺海搞大動作的同時,美國對臺軍售同樣頻發。108輛M1A2主戰坦克運抵臺北港,被島內親綠媒體吹噓為 “地表最強戰車”。6月28日,首批5套“魚叉”反艦導彈系統秘密入臺。
國臺辦直接把賴清德貼上標簽
賴清德當局的“臺獨”表演成了這場軍事風暴的導火索,他推出的“團結國家十講”巡回演講,表面喊著團結,實則大搞“歷史修正主義”。
他把清朝1684年設立臺灣府的歷史剪得粉碎,把二戰抗日記憶淡化處理,甚至拋出“臺灣是南島文化起源地”的荒謬論調,國臺辦直接給他貼上三張標簽“和平破壞者”、“戰爭販賣者”、“麻煩制造者”。
更危險的舉動藏在軍事部署里,7月9日啟動的“漢光41號演習”,首次設定“2027年大陸攻臺”劇本,動員規模達2.2萬人。
美國在臺海問題上,必須尊重中國主權
臺防務部門的緊張表現就更是證明,他們心里無疑是如坐針氈,害怕著隨時會有不速之客造訪。
而此時,美國的嘴巴又是打開的,一開口就說大陸在臺海的動作是威脅,簡直可笑。美國簡直把自己當成了救世主。
這段時間中美博弈越來越激烈,幾乎是火星撞地球的感覺。劉建超的回擊信號燈已經亮起:別把我們當作軟柿子捏。
他不止一次強調,美國關注臺海問題時,必須得尊重中國的主權。就這一句話,傳達出的是一股不屈的力量。
一枚火星,如何點燃整片海域
風暴的中心,是臺灣當局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賴清德拋出的“團結十講”,字字句句都在復活“臺獨”的舊夢,把歷史當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毫不掩飾“倚美謀獨”的野心。
這種挑釁不只停留在口頭。其“內政部長”大筆一揮,以“不安全”為名,就要封殺大陸App。好端端的文化交流,被硬生生砌上了一堵墻。
更荒唐的是,連體育都不能幸免。兩岸間唯一官方合辦的體育賽事——“廈金橫渡”,一項考驗耐力與友誼的公開賽,竟被民進黨當局一紙禁令叫停。
體育是橋,他們卻親手拆橋。這種決絕的姿態,像是在用盡一切力氣撕開兩岸之間僅存的溫情,把整個區域拖向一個危險的未知數。
北京的耐心,正在被戰機與軍艦重新丈量
大陸的反應,是意料之中的雷霆萬鈞。國臺辦的警告言猶在耳,解放軍的行動已經鋪天蓋地而來,毫不拖泥帶水。
短短30個小時,78架次戰機、8艘次軍艦,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臺灣島形成了一種窒息般的壓迫感。這種“四面圍臺”的陣仗,規模和強度,前所未有。
緊接著,又是41架次戰機繞臺。四天之內,累計142架次戰機在臺海周邊呼嘯而過,一次次沖入所謂的“防空識別區”。
每一次引擎的轟鳴,都是在校準紅線的位置。每一次軍艦的游弋,都是在丈量挑釁的代價。這不再是警告,而是一種清晰的預演,島內的防務部門想必已如坐針氈。
大洋彼岸的“裁判”,為何只吹黑哨
這番雷霆萬鈞的陣仗,自然也驚動了大洋彼岸的美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很快站出來,擺出一副公允的姿態,指責北京的軍事行動是“不負責任”的威脅。
他們認為,這種施壓破壞了地區和平。這番話聽起來冠冕堂皇,卻完全顛倒了因果。就好像一個人不斷在火藥桶邊上玩火,另一個人沖上去把火星踩滅,結果“裁判”跳出來,指責踩火星的人動作太粗暴。
這種只看結果、不問緣由的“公道”,本身就是一種偏袒。它巧妙地將臺灣當局的“點火”行為隱去,把大陸方面捍衛底線的合理反應,描繪成主動的、無端的挑釁。
臺灣究竟是棋子還是棄子
美國的這套說辭背后,藏著一層更深的盤算。它并非真心關切臺海的和平,而是憂心自己精心布局的棋盤被打亂。
華盛頓始終把中國看作當年的蘇聯,一個必須遏制才能安心的對手。即便中國反復聲明無意挑戰誰的霸權,但在美國的戰略家眼中,任何潛在的競爭者,都必須扼殺在搖籃里。
攥在手里的“臺灣牌”,就是最好用的工具。它既是遏制對手的韁繩,也是隨時可以引爆的籌碼。中美之間即便簽下再多貿易協定,也無法化解這種結構性的猜忌。
當賴清德當局越瘋狂,這張牌似乎就越好用。但棋子終究是棋子,當它妄圖主導棋局的走向時,離變成棄子也就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