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的一片土地上,一座不起眼的墳冢,卻令每一個走近它的人心生震撼。
墓主不是中國人,而是一位侵華日軍少將。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被反綁雙手、跪姿下葬,墓碑上赫然刻著兩個字:“倭塚”。
這是怎樣的恥辱?
1914年,一個年輕的日本軍校畢業生踏出校門,他就是藏重康美。
這個人從踏入軍隊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成為中國人民的敵人。
二十多年的軍旅生涯中,藏重康美一步步往上爬。
1937年盧溝橋的槍聲響起后,他積極投身侵華戰爭。
在華北的土地上,他帶著部隊到處燒殺搶掠,搞什么"掃蕩"行動。
老百姓的村子被燒光,糧食被搶光,多少無辜的人死在他的槍口下。
正是這些"戰功",讓他在1940年就當上了大隊長。
日本人看重的就是他心狠手辣,對中國人民毫不留情。
1941年,藏重康美更是升到了大佐,相當于團長級別的軍官。
這一年,日軍把他調到了華南戰場。
他的新任務是對付中國遠征軍。
當時日本人已經切斷了滇緬公路,這條路可是中國獲得國際援助的生命線。
中國遠征軍就是要把這條路打通,而騰沖正好卡在這條路上,成了雙方必爭之地。
藏重康美就這樣成了騰沖的日軍司令官,手下有兩千多號人馬。
他把騰沖城改造成了一個大堡壘,每座民房都成了碉堡,地下挖滿了暗道,到處都是機關陷阱。
1944年7月,霍揆彰將軍帶著五萬中國遠征軍開始進攻騰沖。
第一個目標是城外的來鳳山。
這座山地勢險要,誰占了山頭,誰就能居高臨下控制全局。
中國軍隊這次可是有備而來。
不光彈藥充足,還有美國飛虎隊的空中支援。
飛虎隊的轟炸機一來,炸彈就像下雨一樣往山上砸。
日本人為了看清楚中國軍隊的動向,把山上的樹全砍光了。
結果倒好,光禿禿的山頭讓飛虎隊炸得更準了。
日本兵連個躲的地方都沒有,被炸得七零八落。
不到半個月,來鳳山就被拿下了。
藏重康美只能帶著殘兵敗將退守騰沖城。
這時候,藏重康美做了一件讓手下都看不起的事。
他把指揮部設在東城門的門洞里,然后就再也不出來了。
整天躲在防空洞里發號施令,連巡視防務、鼓舞士氣都不干。
手下人私底下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坐洞聯隊長"。
因為"藏重"和"坐洞"在日語里發音很像,這個外號既諷刺又貼切。
藏重康美不光自己躲著,還讓手下把防空洞挖得又深又厚。
城里有座城隍廟,他二話不說就給拆了,用廟里的材料加固防空洞。
更離譜的是,他還把城隍爺的神像搬過來,供在防空洞上面,想讓中國的神仙保佑他這個侵略者。
騰沖的城墻是明朝時候修的,用火山灰拌著糯米砌成,又滑又有彈性。
中國軍隊的云梯架不上去,飛虎隊的炸彈砸上去就彈開,炸彈在離城墻十米的地方爆炸,城墻都沒事。
飛虎隊的美國人想了個妙招。
他們在炸彈上插了幾根鋼釬,投下去的時候,鋼釬會扎進城墻的縫隙里,炸彈就能貼著城墻爆炸了。
城墻終于被炸開了幾個口子,中國軍隊沖進城里。
可是藏重康美早就把騰沖城布置成了一個殺人陷阱。
每條街道都有火力點,每座房子都是碉堡,地道四通八達,明槍暗箭防不勝防。
最讓人難忘的是文昌宮那場戰斗。
116師348團的戰士們沖進去的時候,突然被一挺機槍掃射。
奇怪的是,機槍聲是從一口大銅鐘里傳出來的。
原來有個日本兵躲在鐘里,在鐘壁上鑿了個洞,把機槍伸出來打。
大銅鐘太結實了,爆破手炸了好幾次都炸不開。
中國戰士們急中生智,抄起鐵棒對著大鐘一通猛敲。
鐘聲震天響,里面的日本兵被活活震死了,七竅流血。
掀開大鐘一看,那個機槍手已經斷氣多時。
每條街道、每座房子,中國軍隊都是這樣一寸一寸地奪回來的。
血流成河這個詞用在騰沖一點都不夸張。
隨著戰斗的推進,日軍的處境越來越糟糕。
藏重康美不斷向大本營求援,可是1944年的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哪還有什么援兵。
大本營勉強派了幾架飛機來空投物資。
結果飛機剛扔下一點東西,就被守株待兔的飛虎隊包圍了,嚇得趕緊逃跑。
地面上的日軍清點空投物資,每人只分到一顆手榴彈和十發子彈。
就靠著這點東西,他們還在垂死掙扎。
藏重康美最后的日子就是在他精心修筑的防空洞里度過的。
飛虎隊的轟炸越來越猛烈,東城門在一次密集轟炸中被徹底炸垮。
藏重康美和他的三十多個親信全部被埋在了防空洞里。
這個一輩子都在躲躲藏藏的"坐洞聯隊長",最后真的永遠留在了洞里。
他求神拜佛想要保命,結果還是難逃一死。
1944年9月14日,騰沖城里最后一批日軍投降。
這場戰役,中國軍隊付出了八千多人傷亡的代價,終于全殲了日軍守敵。
這是抗戰后期中國軍隊第一次從日軍手里奪回一座完整的城市。
戰后,政府決定為犧牲的將士們修建陵園。
云貴監察使李根源親自負責這件事,他給陵園取名"國殤陵園",意思是為國犧牲的英雄們。
陵園建在山清水秀的地方,烈士們的墓碑整整齊齊地排列著。
可是還有一個問題:日軍的尸體怎么辦?
李根源想了個辦法。
他在陵園最低的地方挖了個坑,把日軍尸體都埋進去,墓碑上寫了兩個大字:"倭冢"。
"倭"這個字,是中國古代對日本的稱呼,帶有明顯的貶義。
日本人最恨別人叫他們"倭人",覺得這是侮辱。
更讓日本人受不了的是,根據當時的記載,藏重康美的尸體是被特殊處理的。
他的雙手被反綁在背后,整個人保持跪姿被埋進土里。
這個姿勢讓人想起西湖邊上秦檜的跪像,都是給后人賠罪的。
日本后來追授藏重康美為少將,可是這個"少將"永遠都要在中國的土地上下跪。
直到今天,還有日本人要求拆除"倭冢",把藏重康美的骨灰運回日本。
中國人當然不會答應。
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們需要有人給他們下跪賠罪,藏重康美手上沾滿了中國人的鮮血,他就該永遠保持這個姿勢。
騰沖戰役已經過去八十年了,國殤陵園里的松柏依然青翠。
那些為了趕走侵略者而犧牲的戰士們長眠在這里,而制造了無數罪惡的藏重康美,則要永遠跪在最低處。
歷史不會忘記誰是英雄,誰是罪人。
每一個到陵園參觀的人都能看到,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侵略者最后都會得到應有的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