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一次學術交流,卻變成一場沉重的“認親”之旅。
中國專家赴韓參觀文博展覽,剛踏入展廳,臉色便漸漸凝重,甚至有人忍不住低聲怒斥——眼前那些被精心陳列、冠以“韓國國寶”的器物,居然件件都有熟悉的印記,分明出自中國,甚至能追溯到中原王朝的鼎盛時期!這些文物究竟如何漂洋過海?
吉林省集安市,這座東北邊陲小城,卻藏著一個讓考古學家們激動不已的秘密。
這里有著大量的高句麗王陵和貴族墓葬,墓室內的壁畫更是精美絕倫。
這些壁畫可不是隨便涂鴉那么簡單。
早期的壁畫畫風樸實,畫的都是高句麗人的日常生活。
貴族們在宴會廳里推杯換盞,廚師們忙著準備美食,舞女們翩翩起舞。
還有貴族騎馬打獵的場景,弓箭手們追逐著老虎、野豬,場面相當刺激。
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沒落下。
集市上人來人往,雜耍藝人、摔跤手各顯神通,熱鬧得很。
寺廟里香火繚繞,善男信女虔誠禮佛。
看來當時佛教在高句麗也挺流行的。
到了晚期,壁畫的內容變了。
宗教故事多了起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象"也頻繁出現。
這說明高句麗和中原文化的融合越來越深了。
最有名的要數"三室墓"和"長川一號墓"。
三室墓早在1961年就成了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第一批入選的。
長川一號墓雖然晚一些,2001年才入選,但里面的壁畫同樣精彩。
上世紀90年代,兩個韓國人來到了集安。
他們是韓國"古美術研究會"的負責人,一個叫金鐘春,一個叫李萬植。
表面上是來學術交流的,實際上卻打起了歪主意。
站在高句麗墓室里,看著墻上那些精美的壁畫,兩人的眼睛都直了。
這些壁畫太漂亮了,要是能弄回韓國該多好!這個念頭一旦產生,就像毒草一樣在心里瘋長。
回到住處,兩人開始商量怎么下手。
直接偷肯定不行,得找當地人幫忙。
他們打聽到村里有兩個人比較缺錢,一個叫金權紅,一個叫韓享國。
金鐘春和李萬植找到這兩人,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
起初金權紅和韓享國還有些猶豫,畢竟這是犯法的事。
可當韓國人拿出厚厚一沓鈔票時,兩人的眼睛立刻亮了。
在巨額金錢的誘惑下,他們答應了。
1997年秋天的一個深夜,金權紅、韓享國還有韓享國的哥哥韓昌國,三人悄悄來到三室墓。
他們事先買通了看守,輕松進入了墓室。
金權紅從包里掏出準備好的工具:宣紙、桃膠、小刀。
他們的方法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費勁。
先把桃膠涂在宣紙上,然后一層層貼到壁畫上,等貼牢了,就用刀把壁畫連同下面的巖層一起剝下來。
這活兒看著容易,做起來難。
三個人都是外行,手忙腳亂的。
韓昌國負責望風,金權紅和韓享國負責剝壁畫。
墓室里黑咕隆咚的,只有手電筒的光。
每剝一刀,都擔心會不會把壁畫弄壞了。
第一次行動,他們只偷走了一小部分。
嘗到甜頭后,膽子越來越大。
到1998年4月,他們前后進入墓室五次,偷走了青龍、白虎、玄武三幅"四象圖",還有一幅《出行圖》。
朱雀圖因為位置太高,夠不著,才逃過一劫。
可惜的是,這三個業余盜墓賊手法太粗糙。
在剝離壁畫的過程中,墓室里的攻城圖、托梁力士圖等多幅壁畫都被他們弄壞了。
那些流傳千年的藝術珍品,就這樣毀在了幾個貪財的蠢貨手里。
金鐘春和李萬植收到壁畫后,高興壞了。
他們花了55萬買下這批壁畫,覺得太值了。
嘗到甜頭的韓國人胃口更大了,他們要求金權紅繼續偷。
2000年6月,金權紅把目標瞄準了長川一號墓。
這次他找來了崔文龍、孫莫河兩個新幫手。
7月3日深夜,老套路再次上演。
買通看守,潛入墓室,剝離壁畫。
這一次,他們偷走了撫琴舞樂圖等四幅壁畫。
在偷竊過程中,一幅珍貴的麒麟圖壁畫被徹底毀壞。
這些在地下沉睡了上千年的藝術品,就這樣被幾個貪婪的家伙糟蹋了。
金權紅他們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道紙包不住火。
2000年10月,有村民發現墓葬被盜,立即報了警。
消息傳開,整個集安都炸鍋了。
當地人和這些古墓相處了幾十年,早就把守護它們當成自己的責任。
現在古墓被盜,大家都氣憤不已。
警方接到報案后,立即展開調查。
通過走訪調查、分析線索,很快鎖定了嫌疑人。
幾個月后,參與盜墓的十余人全部落網。
審訊過程中,真相大白。
原來幕后主使是兩個韓國人,這讓辦案人員既震驚又憤怒。
可惜的是,金鐘春和李萬植早就得到消息,帶著壁畫逃回了韓國。
2003年,法院對此案進行了宣判。
金權紅、韓享國、韓昌國以及兩名被收買的看守,五人因盜掘古墓葬罪被判處死刑。
其他協助犯罪的人員,分別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
這個判決在當時引起了很大反響。
有人覺得判得太重,也有人認為罪有應得。
畢竟他們破壞的不僅是幾幅壁畫,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
中國政府隨即通過外交渠道,要求韓國政府徹查此事,追回被盜文物。
韓國政府迫于壓力,表示會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
可這個調查組到底查了什么,查出了什么,至今也沒個準信。
直到2010年,一位中國學者在韓國參觀時,意外發現了真相。
那些從集安偷走的壁畫,正大搖大擺地在韓國的美術館里展出,還被標注為"韓國國寶"。
這個發現讓國內輿論嘩然,韓國政府再次面臨巨大壓力。
從那時起到現在,兩國一直在就文物歸還問題進行談判。
可十多年過去了,那些壁畫依然留在韓國,什么時候能回家,誰也說不準。
這起跨國文物盜竊案,讓我們看到了文物保護的艱難。
那些見錢眼開的盜墓賊固然可恨,但更讓人憤怒的是某些人對他國文化遺產的覬覦。
高句麗壁畫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應該回到故土,回到集安。
希望有一天,這些流落他鄉的國寶能夠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