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單騎摩旅青海,在經過西寧市湟中區沙爾灣村的時候雖然大雨漂泊,卻還是被路邊的這座非常顯眼的,看上去錯落有致又古色古香的大光明寺吸引,便決定為它停留片刻。在如此偏遠的地方,能遇見如此規模的寺廟,按理也是種緣分。
讓我意外的是沿側門而進,立刻就需要拾階而上,通道雖然稍顯狹窄,但無論腳下的青石板還是兩邊的護欄,無論頭頂的飛檐翹角還是橫梁墻繪,竟然都自帶幾分歲月悠悠的精致和凝重,確實挺具觀賞性的。
然而正當我深陷和幾近癡迷于研究這些栩栩如生的雕龍繪鳳以及它們各自表達的喻意的時候,卻突然被一位老太太打斷了思緒:“干什么的,燒香嗎?”因為游歷過不少類似的地方,對于她的行為倒也能理解,便輕聲解釋“只是旅游路過,進來拍拍照,看看有沒有什么古跡”,有趣的是這位老人竟然立即提高了嗓門,并且以十分堅定的口氣表達了不買香不準拍照的態度,說實話,當時是有些愕然的。畢竟如此講究清靜的地方,正常人都不該如此大聲喧嘩的。
抱著隨緣的心態,我便止步于此大光明寺的第一間庭院,至于“硬闖”或者爭辯顯然是犯不上的,正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泵?。況且在進門之前剛好大雨轉成小雨,曾經粗略航拍過一圈。
耐人尋味的是,這座大光明寺其實很新(始建于1978年),其規模大小卻身居青海漢傳佛教之首,通過資料可知,其“主體建筑為四合院式結構,包含東、南、西、北四座殿宇,北面設山門。建筑群在1984年增建東西廊坊及鐘鼓樓,1989年建成山門,1996年增設文昌殿,2008年擴建千佛殿,現總建筑面積達6678平方米。宗教活動寺院每年6月22日舉辦為期7天的水陸法會,祈求國泰民安、生活安康”。
而事實上,沙爾灣村本身的歷史底蘊不凡,無論現存的三官廟(為清代建筑風格,主體結構保留了傳統道教廟宇特征,內部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尊神像)還是1958年時有寺無僧(后來拆除)的沙爾灣寺,貌似都比眼前的大光明寺要“老”很多,至于后者怎么做到后來居上的,我這路人只能表示不明覺厲,可能它的位置和財運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吧?
圖文原創: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關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歡迎有正義感的網友讀者看見“盜版”向內容平臺舉報和投訴。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湟中大光明寺的具體地址是“西寧市湟中區西寧繞城環線與總丹段交叉路口往西約100米”,自駕過去還是非常好找的,在網上搜索了一圈,并沒找到明顯的公共交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