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峰
據(jù)中央氣象臺消息,7月5日凌晨,今年第4號臺風“丹娜絲”生成,和海面上的另一個臺風“木恩”在西北太平洋形成雙臺風共舞格局。
7月5日14時,臺風“丹娜絲”(強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位于距離臺灣鵝鑾鼻西偏南方向約385公里海面上(北緯20.4度、東經(jīng)117.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200公里。預計,“丹娜絲”將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東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最強可達臺風級(12-13級,33-38米/秒),并向我國臺灣島西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靠近。
今年第4號臺風“丹娜絲”未來120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據(jù)中央氣象臺
由于臺風“丹娜絲”預報路徑直接穿過臺灣海峽登陸閩浙沿海一帶,沒有臺灣省中央山脈的削弱,要警惕其未來登陸的強度。同時7月5日由于“丹娜絲”外圍下沉氣流和目前強大的副熱帶高壓酷熱區(qū)聯(lián)為一體,我國將迎來2025年最大范圍高溫天氣。臺風“木恩”未來對我國無影響。
為防范今年第4號臺風“丹娜絲”可能帶來的風雨浪影響,浙江海事局于7月5日8時啟動Ⅳ級海上防臺應急響應,要求海上相關單位做好防臺準備工作。自應急響應啟動后,海事部門通過海上智控平臺、VTS、短信、微信公眾號多途徑發(fā)布臺風預警信息,提醒相關部門、航運企業(yè)、涉水工程施工單位及有關船舶密切關注臺風動態(tài),早預警、早行動,利用風前有限窗口期落實防臺措施。
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于7月5日9時啟動防風Ⅳ級應急響應。
根據(jù)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要求,7月4日20時前,珠江口以東(含深圳)海域落實所有海上作業(yè)漁船全部回港避風,所有漁排養(yǎng)殖和海洋牧場人員全部上岸避險,海上風電施工平臺人員全部撤離,海釣船、潛水等休閑船艇和鄉(xiāng)鎮(zhèn)船艇等禁止出海。各地各部門要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層層壓實責任,加強監(jiān)測預報預警,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扎實做好臺風防御各項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
福建省防指7月5日11時將防臺風應急響應從Ⅳ級提升至Ⅲ級。福建省防指要求,各地各部門密切關注臺風“丹娜絲”動態(tài)與風雨浪的影響,及時調(diào)整響應,周密部署防范措施,堅決果斷組織轉(zhuǎn)移避險,扎實做好應對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