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6財年國防預算計劃新鮮出爐,其中細節上的調整非常值得關注,比如美軍的主力五代機F-35“失寵”,再比如美軍計劃一口氣退役340架戰機。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五角大樓近日提交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破紀錄軍費預算,除了高得驚人的總額外,一些結構性調整也非常“耐人尋味”,比如曾經被寄予厚望的第六代艦載機“F/A-XX”、“星座”級護衛艦、高超音速導彈以及F-35等項目的撥款不是大幅削減,就是投入不足;反倒是四代機F-15EX和“六代機”F-47得到了高度重視,讓人看不懂美方究竟在打什么算盤。
【美國對F-35的采購量下降】
美國國防支出有變,特朗普要實現三大目標
對于新一年的國防預算支出,美方著重強調了三個目標:本土防御、重振國防以及“遏制”中國。
不難看出,這三大目標相比以往,確實體現了某些新的戰略動向,比如美國作為一個本土防御壓力相對較低,歷史上本土遇襲次數屈指可數的國家,卻對于保障自身安全有一種“執念”,比如此次引入的類似以色列“鐵穹”系統的“金穹”防御機制。
其實有不少人都在質疑此類系統是否適合美國國情,但在特朗普本人的一意孤行下,“金穹”還是得到了很高的重視。
再比如這個“重振國防工業”,其實也很有水分,比如美軍的現役主力五代機——F-35的采購量就被大幅削減,取而代之的是F-15EX、F-47的投入大幅提升。
【F-47的模擬圖】
考慮到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公開表示對F-35戰機,或者說其生產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不滿,以及其與F-15EX、F-47的生產商波音公司存在的競爭關系,讓人很難不懷疑其中是否有什么“玄機”。
除了以上這兩個目的之外,最值得我們關注的還是第三點:美國對中國崛起態勢的“高度關注”。
雖然預算文件中并未直接提及與中國相關的具體行動規劃,但從整體布局上看,這份預算的很多細節,都是圍繞如何進一步在亞太地區布局而展開的。
這也讓我們再次意識到,美國的年度國防預算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對于中國的崛起,美方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這十分考驗我們的應對手段和戰略定力,不過我們倒也不必過于緊張,因為別看美方的這份預算看似有著明確的目標,但在具體的執行層面,可能并沒有那么順利。
【特朗普主推的“金穹”防護系統】
“大而美”法案通過,特朗普的又一次豪賭
由于特朗普主推“大而美法案”在國內引發了很大的爭議,美國國防預算也在跟著一起變動,具體的支出遲遲無法決定。
從政治角度來看,美國國防預算更多體現的是國內利益博弈的結果,而非基于國家戰略需要的理性安排。
在美國社會分裂、兩黨對立加劇的大背景下,特朗普通過這份預算試圖鞏固自身政治基礎,同時為軍工復合體輸送利益,可想而知,這種做法不僅未能解決深層次的社會矛盾,還進一步加劇了國家治理的失衡。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預算中“打壓”洛馬公司,“抬高”波音公司的舉措,本質上就是一種“利益蛋糕”的再分配。
畢竟說到底,美國的國防預算本質上就是決定大量的資金流向哪些項目,一些未必有多么重要的項目得到重視,一些被寄予厚望的項目預算削減甚至直接被砍掉,并非完全基于軍事必要性,而是在滿足某些軍工集團的利益訴求。
這種變化其實也符合特朗普政府的利益,通過強化與非主流政治力量的聯系,來抗衡建制派的壓制。
當然,這樣做的代價就是削弱了美國政策的連貫性和戰略性,美國的國防預算與“大而美法案”深度綁定,這種不確定性在關鍵問題上是很“要命”的。
更進一步來說,特朗普強行推動“大而美法案”,帶來的經濟影響不容忽視——抵押貸款成本上升、醫保覆蓋面縮小等問題,將直接沖擊普通民眾的生活質量,尤其對低收入群體而言,意味著生存壓力的加大。
這種“劫貧濟富”的做法,基本上和特朗普競選時的承諾背道而馳,不僅未能促進經濟增長,反而加劇了社會階層之間的矛盾。
總之,“大而美法案”與其說是美國的“未來”,更像是特朗普的一次“豪賭”,押注于全球經濟仍會繼續依賴美國債務擴張的慣性,一旦賭輸了后果不堪設想。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又是一次豪賭】
美軍戰斗力大打折扣,被特朗普帶上一條彎路
再回到美國國防預算本身,若單純從軍事角度審視這份預算,會發現其中的種種“迷惑”操作,很可能讓美軍長期以來的技術優勢和作戰能力正在被削弱,最終導致“軍費年年拔高,水平原地踏步”。
首先是核心裝備的更新路徑不進反退,盡管外界對F-35的評價褒貶不一,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美國軍事霸權的重要象征,以及美軍在奪取制空權方面的依仗。
此時削減五代機F-35A采購量,轉而增購四代機F-15EX的做法令人費解,除了成本之外,F-35無論是在空戰、電子戰海試信息融合上都有著顯著的優勢,而F-15EX盡管得到了多次升級,但在面對高威脅環境時的生存能力和作戰效能遠不及第五代戰機。
【美方的多個王牌項目被暫緩】
這種取舍不僅限制了美軍在未來高端沖突中的競爭力,也表明其在技術路線選擇上存在嚴重分歧。
其次,部分關鍵項目面臨資金短缺或被取消的風險,暴露出資源分配的不合理,例如,E-7預警機項目被叫停,海軍“星座”級護衛艦未被列入預算清單,這些都意味著美軍海空力量的關鍵節點能力正在被削弱。
而與此同時,一些爭議較大、技術成熟度較低的項目卻獲得了巨額撥款,比如只存在于PPT 之中的F-47,如果硬要說美方有什么非研究六代機不可的必要性,恐怕也只有美方不希望在六代機領域被越甩越遠,最后連中國的“尾燈”都看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