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如夢初醒,俄空天軍驟然發力,基輔防空警報響徹全境,550處目標遭襲的烏克蘭,這次的麻煩確實不小,而更讓澤連斯基想不到的是,特朗普果斷趁人之危,誓要把整個歐洲拖下水。
7月4日,俄羅斯再次加大力度,俄國防部發布通告稱,在當天凌晨,俄空天軍和導彈部隊趁著夜色掩護,再度對烏克蘭境內發動大規模空對地襲擊。
不同于以往的打擊行動,這一次的空襲中,俄羅斯不僅出動了規模龐大的無人機群,還動用了“匕首”高超音速彈導彈。
而在成果上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俄軍的突襲不僅摧毀了烏克蘭的無人機生產工廠。而且還致使一座煉油廠徹底陷入了停轉。
而俄方公布的戰果很快得到了烏克蘭國防部的確認。按照他們的說法,俄羅斯這次空襲中針對性定點打擊的目標,達到了550處之多。
基輔市長對外發聲稱,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在造成23人傷亡的同時,還讓基輔地區的交通樞紐運行中斷了數小時之久。
澤連斯基自然是對普京火力全開,連夜在社交媒體發文譴責,認為俄羅斯在夜間發動空襲行動堪稱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之一,是相當愚蠢的破壞性行為。而俄羅斯立馬反唇相譏,表示這是對烏軍此前一系列襲擊行動的回應。
打完了口水仗,終究還要回歸現實。而現實就是,在基輔領空不斷遭遇突襲的情況下,烏克蘭的近來的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把時間線拉長,根據俄國防部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周時間里,俄軍攻勢給前線烏軍造成的傷亡,超過了9000人。
雖然說俄烏雙方都有在這場戰爭中夸大戰果的前科,而俄羅斯這次也大概率不能免俗。但正所謂戰報會說謊,戰線卻不會。
前線俄軍對烏克蘭領土的步步蠶食已經是擺明的事實,說明在目前階段中,俄羅斯仍舊是在戰場上占據優勢的一方。
而且對烏克蘭來講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連續幾天遭遇轟炸、領空安全岌岌可危的關鍵時刻,特朗普突然揮刀斷供,主動暫停了部分援烏防空武器投入戰場的進度。
而且白宮這邊給出的理由可謂是相當的冠冕堂皇。
甚至特朗普本人都親自下場為其開脫,在斷供命令生效之后,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不得已”做出的決定,因為美國軍火庫存量已經告急,這是在貫徹自己一直倡導的美國優先戰略。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世界無出其右的軍火大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其軍火庫存遠未達到觸及警戒線的程度,說白了,對于美國而言,援助烏克蘭的軍火數量,根本不可能影響美國的軍火庫存。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特朗普政府擺出一副對烏克蘭釜底抽薪的姿態呢?
而很快,特朗普自己就用兩次通話給出了答案。
美國時間7月4日,特朗普與澤連斯基打了一通電話。隨后白宮高調宣布,美國承諾為烏克蘭防空能力的提升提供幫助。
以此為條件,烏克蘭認同了美國提出的所謂俄烏和平方案。
同一天,特朗普與默茨通電話之后,美國從這位剛上任沒多久的德國總理嘴里,得到了“德國將代替美國,承擔一部分援烏責任”的承諾。
具體而言就是,德國出錢把美國斷供的武器彈藥買下,然后以軍事援助的方式投入到俄烏戰場。
至此,特朗普的真實目的終于暴露,繞來繞去,美國還是在玩極限施壓那一套。
一方面,特朗普用斷供為手段逼迫烏克蘭同意美國所謂和平方案,從而達到盡快促使俄烏和談,進而達到脫離戰爭泥潭的目地。
另一方面,對烏克蘭斷供,也是給歐洲施加壓力,迫使英法德出手接盤、降低美國在俄烏戰爭中參與度的同時把武器賣給德國,發烏克蘭的國難財。又有錢賺,又一定程度上甩開了烏克蘭這個拖油瓶,可謂一舉兩得。
結果很明顯,歐洲和烏克蘭被迫妥協,這一次處心積慮的特朗普,終于順心如意了一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