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都以為烏克蘭將獲得美國源源不斷的軍火支持時,華盛頓突然按下了暫停鍵。這記"斷供"重拳,直接把基輔當局打懵了。
(美國決定暫停對烏援助,烏高層表示難以接受)
1、美國突然"斷供"烏克蘭,這場戰爭要涼涼了?
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最近的一紙聲明,讓國際社會炸開了鍋。美國國防部在審查全球軍事援助后,決定"將美國利益放在首位"——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是實打實的武器交付暫停。
要知道,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可是累計向烏克蘭輸送了超過660億美元的軍火,相當于每天燒掉近1億美元!
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暴露出美國軍工體系的深層困境。據匿名官員透露,之前拜登承諾的部分武器庫存"已處于低位"。想想看,連全球軍火庫最充足的美國都開始喊"庫存告急",這場消耗戰的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美國此次暫停援烏的武器,都是近期烏軍作戰的關鍵殺手锏)
被按下暫停鍵的可不是小打小鬧的裝備:數十枚"愛國者"攔截導彈、100多枚"地獄火"導彈、數十枚"毒刺"導彈,還有數千發155毫米榴彈炮炮彈和250多枚精確制導火箭彈——這些可都是烏軍在前線賴以生存的"命根子"。
2、武器斷供背后的"多米諾效應":普京要笑到最后了?
美媒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次暫停軍援簡直就是在給普京遞"信號彈":美國這個"軍火大掌柜"可能要撂挑子不干了!想想看,當烏軍手里的"愛國者"導彈打一發少一發,"海馬斯"火箭彈庫存見底的時候,俄軍裝甲部隊還不得樂開花?
俄媒已經迫不及待地宣布:莫斯科現在可是牢牢掌握著戰場主動權!前線傳來的消息更讓人揪心。在阿夫杰耶夫卡戰役后,俄軍正在多個方向緩慢而堅定地推進。
(俄軍前線快速挺進,烏軍缺彈少糧難以應對)
沒有美制炮彈的持續供應,烏軍那些精銳炮兵部隊恐怕要變成"沒有子彈的神槍手"。更可怕的是,美國這波操作很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其他西方國家會不會也跟著打退堂鼓?
看看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100多枚"地獄火"導彈被扣下,這意味著烏軍至少損失了100次精準打擊俄軍裝甲目標的機會;數十枚"毒刺"導彈的缺席,等于給俄軍直升機開了"綠色通道"。要知道,在巴赫穆特戰役期間,"毒刺"導彈可是創下過一天擊落6架俄軍直升機的戰績!
但事情真的會像普京想的那樣順利嗎?就在美國宣布"斷供"的同一天,愛麗舍宮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3、馬克龍深夜來電:一場持續兩小時的外交豪賭
馬克龍電話直通普京,這是近三年來第一次,雙方進行直接對話,這次通話暴露了歐洲的深層焦慮:一方面要維持對俄強硬姿態,另一方面又害怕戰事持續引發的能源危機和政治動蕩。
(時隔3年,馬克龍普京進行罕見通話)
馬克龍那句"伊朗必須履行核不擴散義務"看似離題,實則暗藏玄機——他是在試探能否用中東問題作為交換籌碼!但普京顯然不吃這套,直接搬出"新領土現實"這個燙手山芋。
要知道,上次兩人通話還是2022年9月,那時俄軍剛從哈爾科夫大撤退,現在卻完全調換了攻守位置。
要注意一個微妙細節:馬克龍團隊特意強調通話前后都聯系了澤連斯基。這分明是在玩"走鋼絲"——既要展現對烏支持,又要偷偷給莫斯科遞話。難怪美媒直言這是"外交風險",畢竟德國總理朔爾茨去年11月那次通話后,支持率可是跌了5個百分點!
這場通話最值得玩味的是,它撕開了西方對俄"統一戰線"的第一道口子。當英國和德國還在裝模作樣地表示"沒興趣通話"時,法國已經悄悄伸出了橄欖枝。接下來會不會引發"破窗效應"?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這成為了接下來局勢發展的一大懸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