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跳水界從來都不缺天賦型選手,但有天賦有努力的往往才能走到最后,全紅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可她如今卻連退2賽,只能見證老搭檔陳芋汐的輝煌時刻。
她如今的處境怎么樣?這是否對她太不公平?
全紅嬋
跳水冠軍和她的搭檔
很多人認識全紅嬋,是因為她在東京奧運會、巴黎奧運會上的精彩表現,如今才過去1年的時間,全紅嬋卻已經“不再年輕”,不得不面臨成長帶來的煩惱。
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14歲的全紅嬋面臨各種熱議,被貼上“天才少女”的標簽。
但跳水界前輩高敏卻提出了她不容樂觀的處境,如果她在練技術的窗口期去練力量,她的技術就不能發展,也就是說,她在有限而寶貴的時間內,只能專攻一項。
全紅嬋
高敏還直言,如果她在練力量的窗口期去練技術,那她就很容易受傷。
如今正受到傷病困擾的全紅嬋,實實在在地沒能躲過一個跳水運動員難以跨過的坎,她的傷病除了和她的訓練、比賽強度有關,和她的生長發育也有一定關系。
因為她2021年就處于生長發育期、技術力量交替的過程中,意味著她要有效地轉變訓練方式,保證她在參加訓練或者各大比賽時,身體不會受到太大的損傷。
很遺憾全紅嬋沒能這么幸運,巴黎奧運會上她的高光時刻,是她無數的訓練和汗水換來的,傷病也在眾人都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追上她。
高敏曾直言,如果巴黎奧運會上,全紅嬋能拿到比較亮眼的成績,請大家不要稱呼她為“天才”,要稱呼她為“強者”。
她很委婉地接著這句話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用“天才”來稱呼全紅嬋,將她的辛勞一筆帶過,把她獲得冠軍獎牌的成績歸功于天賦,對她而言是不公平的。
全紅嬋
現實情況也確實如此,她憑借一部分優秀的先天條件,還有后天訓練獲得成績的背后,身體承受著巨大的代價。
于是全紅嬋從今年5月份到7月份,兩場比較重要的比賽,都沒辦法參加,但她的老隊友陳芋汐,能比較順利地參加這些比賽,還曾在5月份的比賽上取得不錯的成績。
因為陳芋汐過去在世錦賽上,就曾不止一次地拿到過最高榮譽,如今她再奪冠,就意味著她能成功沖擊“三冠王”。
陳芋汐
和陳芋汐相比,表面上看全紅嬋似乎少了一些運氣,實際上她們兩人沒有誰是絕對的“幸運兒”。
誰都經歷過人生中的低谷期,如今外界見到的結果不一樣,是因為兩人的發展進程不相同。
今年20歲的陳芋汐,比全紅嬋大2歲,2020年,她也曾因為冬訓結束后“竄個子”導致能力有所下降,成績受到一定的影響。
相關消息
但她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找到狀態,在2020年5月底的冠軍達標賽第三站上位列第二。
這些年同樣受到長身體困擾的全紅嬋,面臨的困境比她還要多一些。
全紅嬋
天才的成長也離不開汗水澆灌
正在長身體階段的全紅嬋,除了要針對現有身體條件改進技術、提高成績,還要抓緊時間養傷。
為了讓她的身體得到更好的恢復,讓她的職業生涯走得更長遠一些,她背后的團隊,沒有給她安排這次的新加坡世錦賽,也是對她比較有利的選擇。
于是這次的跳水女運動員參賽名單里,有李亞杰、陳芋汐、掌敏杰、陳藝文、謝佩鈴、陳佳這幾個人,有老將有小將,唯獨沒有全紅嬋。
掌敏杰、陳芋汐
因為外界對她的關注度比較高,沒少討論她還能不能參加比賽的問題,對比她和陳芋汐的經歷,她這次參不參加比賽并不是那么重要。
從全紅嬋和陳芋汐搭檔后,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她們兩個是同齡人,卻很少有人關注到,陳芋汐也算是全紅嬋的小半個“前輩”。
2011年,陳芋汐就已經被時任上海跳水隊的領隊史美琴選中,而全紅嬋2014年,剛剛開啟體育生涯。
陳芋汐
兩人學習跳水項目后,發展進程也不一樣,陳芋汐2019年就出國比賽,拿到了女子單人10米跳臺冠軍獎牌,而全紅嬋2019年拿到的是體育道德風尚獎。
本來東京奧運會2020年如期舉辦的話,以全紅嬋13周歲的年齡,是沒有辦法參加跳水比賽的,那么以陳芋汐的實力,有希望拿到較高的榮譽。
但東京奧運會恰好推遲一年到2021年舉辦,全紅嬋也達到了奧運會跳水比賽的參賽年齡,入選國家隊參加比賽,最終在東京奧運會的決賽上,以領先第二名陳芋汐40分的成績收獲冠軍。
全紅嬋
從那以后兩人的交集逐漸增加,除了在2021年9月的全運會上,力壓陳芋汐等人奪得冠軍,還在2022年的柏林跳水世界杯上,和陳芋汐搭檔獲得冠軍。
陳芋汐在遇到全紅嬋前,搭檔是比較有經驗的選手張家齊,對方能為她提供更多的幫助。
但她和全紅嬋組成搭檔后,她就要更多地照顧全紅嬋,幫助她適應大賽節奏,讓兩人之間的合作更默契。
合照
她們之間的合作是真的,競爭也都是實打實的,就像2022年的柏林跳水世界杯上,兩人剛在女子雙人跳水上合作,就要在女子單人10米跳臺比賽上競爭,最終還是陳芋汐獲得了冠軍的好成績。
這些年陳芋汐和全紅嬋的競爭不少,2023年4月份的跳水世界杯西安站上,也是陳芋汐5輪動作發揮完美,成績領先于全紅嬋,最終毫無懸念地奪冠。
但全紅嬋的成長很快,基本上到2024年前后,全紅嬋的綜合實力就在逐步超越陳芋汐。
合照
2024年8月18日,連續兩次戰勝陳芋汐的全紅嬋,還接受了央視的采訪,彼時的她因為和比賽失利的陳芋汐共情,害怕對方不舒服,才在賽后第一時間沖上去擁抱陳芋汐。
不難發現陳芋汐、全紅嬋二人,都是國家隊比較優秀的跳水選手,她們之間有競爭有合作,無論誰在大賽舞臺上獲得優秀的成績,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運動員的成長之路上,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坎坷,在這個關鍵的階段,外界更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他們有重返賽場的希望和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