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報道,俄新社援引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的話報道說,俄方期待與烏克蘭盡快就第三輪談判日期達成一致。報道說,佩斯科夫在回答記者有關俄烏新一輪談判日期的問題時表示,具體日期尚未確定,雙方正在進行協商,“俄方預計很快就會達成一致”。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總統普京表示,在落實完成此前與烏克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達成的協議內容后,俄烏雙方將舉行第三輪談判,俄羅斯已為此做好準備。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空襲,出動數百架無人機和數十枚導彈,對烏克蘭全境展開猛烈攻擊,據烏克蘭官方統計,此次襲擊造成多個城市的軍事設施和能源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平民傷亡數字也在不斷攀升。然而當俄軍在前線高歌猛進時,俄羅斯的“后院”卻燃起了火苗,作為高加索地區的重要盟友,亞美尼亞曾是俄羅斯的戰略支點,兩國在蘇聯解體后保持了深厚的軍事和經濟聯系,亞美尼亞更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集安組織)的核心成員。
據俄媒報道,亞美尼亞外交部長將缺席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的集安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亞美尼亞缺席集安重要會議了,事實上,自從2023年開始,亞美尼亞政府政府幾乎缺席了所有集安會議。而2024年年初,亞美尼亞總理在接受法國媒體采訪時,更是明確表示將暫停參與俄羅斯領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不止如此,亞美尼亞還趕走了俄羅斯駐軍,表現出了一副和俄羅斯徹底決裂的模樣。
普京(資料圖)
亞美尼亞的“向西轉”早就有跡可循沒,2024年7月,這個俄羅斯傳統軍事盟友干了兩件讓莫斯科跳腳的事,第一件就是上面提到的派外長高調出席華盛頓北約峰會,緊接著宣布與美國舉行“維和任務”聯合軍演。俄羅斯副外長加盧津強調亞美尼亞政府的所作所為,非常有可能破壞高加索地區局勢的穩定,最終還是會影響到自身的安全。亞美尼亞與鄰國阿塞拜疆在納卡地區爆發激烈沖突,眼巴巴指望“老大哥”俄羅斯按盟約出手相助,結果等了個寂寞。
結果可想而知,阿塞拜疆直接擊潰了亞美尼亞軍隊,事實上占領了納卡地區的大部分土地。亞美尼亞在這次沖突中丟了44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這相當于兩個深圳市的面積。更讓亞美尼亞人憤怒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一向被視為保護傘的俄羅斯竟然選擇了中立。俄羅斯的這個選擇其實也不難理解。當時俄羅斯正在努力改善與土耳其的關系,畢竟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方,在敘利亞問題上俄土兩國還有很多合作。
換句話說,亞美尼亞儼然成為“烏克蘭”的翻版。對于中國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都與北約和美國有關,一旦成為“下個烏克蘭”,屆時無疑也會損害到中方的利益。對此,中方明確警告,北約不得插手亞太事務,不要突破地緣界限,把手伸向亞太地區。這一表態既彰顯了中國的堅定立場,也展現了大國外交的智慧與膽識。無論如何,中國一貫秉持與全球各國和睦共處的理念。
俄烏沖突(資料圖)
倒向西方”,并不意味著亞美尼亞就能馬上走得安心、吃得穩。首先,經濟高度依賴俄羅斯。截至2023年,亞美尼亞約50%的出口流向俄羅斯;同時,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享有每千立方米165美元的優惠價格,遠低于國際市場價。其次,安全完全不能自保。俄羅斯仍在亞美尼亞境內部署邊防部隊和軍事基地,特別是在南部敘尼克地區,是阿塞拜疆與土耳其通往彼此的關鍵走廊。第三,歐盟“接納意愿”遠不及烏克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