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沒想到孫權賊子這么卑鄙。
關羽在樊城被徐晃擊敗后,率軍退守沔水,還是擋在了曹軍解救襄陽的路上,這個時候關羽雖然是強弩之末,但還沒有潰敗,野戰軍建制完整,大不了就全軍撤回荊州。
但偏偏在此時,呂蒙偷襲了荊州,南郡淪陷的消息傳來后,關羽才慌了神,率軍急速南下救援南郡。
跑到麥城,軍心潰散,士卒大都逃跑,沒辦法,呂蒙控制了關羽大軍的全部家眷,這支大軍喪失戰斗力是必然的。
麥城關羽肯定守不住,所以他決定詐降孫權,然后趁機逃走。奈何孫權防著關羽詐降,早就派潘璋、朱然截斷了關羽歸路。關羽從麥城跑到臨沮,身邊只剩下了十余騎,距離益州地界只有不到二十里地,但就在家門口被潘璋的司馬馬忠追上了。
關羽被馬忠生擒。
被生擒前關羽沒有自殺,不是關羽惜命,而是覺得自己還有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他早年被曹操俘獲,也投降了曹操,之后又回到了劉備身邊,所以這次暫時投降,找機會還能回到劉備身邊。
三國雖是個亂世,但還是對領兵的將領很有包容之心,輕易不斬殺投降的將領。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呂布、陳宮和高順這三位。呂布被曹操生擒后,跪地投降,曹操有點動心,但是劉備在旁邊神補刀,讓曹操想想丁原和董卓的解決,曹操內心一顫,覺得呂布是反復無常的小人,就下令將他縊死。而陳宮之前是曹操屬下,背叛了曹操投降的呂布,還差點把曹操的家業毀于一旦,所以也不能留。高順是呂布的家將,對他忠心耿耿,也沒有留的必要。只有張遼例外,被曹操收在麾下。
龐德也是個例外,當關羽生擒于禁和龐德后,于禁跪地乞降,而龐德卻堅決不降,不但不投降,還辱罵劉備。如果龐德只罵關羽還死不了,但他罵劉備,關羽就沒法再留他,便把他給砍了。
在關羽之前,生擒后被斬殺的大將應該就是上面這四個,而恰好這四個被斬殺時,關羽都在現場,算是第一見證人。
關羽知道呂布龐德他們四個被殺的原因,都太特殊,呂布反復無常,陳宮叛主被擒,高順是呂布家將,龐德辱罵劉備,他們死的并不冤。
關羽明白,被擒的將領,只要沒有太出格的行為,一般都不會被殺害,反而會被以上賓之禮對待。況且,前此在麥城時,孫權還派人招降他。關羽綜合考量了下,他投降后,應該不會被誅殺。
更何況他在襄樊剛剛威震了華夏,以他的影響力,以他的級別,被俘后也沒人敢殺他。
但偏偏就是陰溝里翻了船。
潘璋的部將馬忠在臨沮擒獲關羽后,直接就地將其斬殺,一同被殺的還有關羽義子關平。
那么問題來了,馬忠處決關羽到底是誰下的命令?
馬忠肯定不敢自作主張殺關羽,他不過是潘璋的司馬,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殺關羽。
馬忠的頂頭上司是潘璋,潘璋和朱然應該都在臨沮,但他倆也沒權力殺關羽。
呂蒙在江陵,臨沮距離江陵100多里地,來回需要一天,但呂蒙也沒權力殺關羽。
有權力下令殺關羽的只有孫權。
但孫權駐軍在陸口,從江陵順江而下,關羽被俘的消息3-5天才能到達,孫權殺關羽的命令還需要再溯江而上,怎么也得需要6-8天。從關羽被俘到孫權下令殺關羽,這來回的消息傳遞,怎么也得半個月。有這個時間,都可以把關羽押到陸口了。
可以推測下,關羽被殺不是被俘后孫權才下的命令,應該在關羽被俘之前孫權就已經下了追殺令。
有可能是孫權在派潘璋朱然截斷關羽退路時,已經秘密指示二人,如果擒獲關羽,直接就地斬殺。潘璋朱然在有了這個密令后,才斷然處決了關羽。
那么孫權為啥要殺關羽?
站在孫權的角度,我們可以猜測下。
首先,關羽是劉備的左膀右臂,如果孫權俘虜了關羽,拿關羽和劉備交換土地,等關羽回到劉備身邊,又會成為孫權的心頭大患。孫權不想冒這個風險。
其次,關羽曾多次得罪過孫權。孫權曾派遣使臣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親,結果關羽非但不同意,反而辱罵來使,這讓孫權十分惱怒。除了這件事外,關羽進攻襄樊時,與孫權約定共同出兵,但孫權出兵遲緩,關羽大罵孫權“狢子敢爾”,還放狠話,說打下襄樊后就回去收拾孫權。這更加深了孫權的怨恨。
所以,孫權在追擊關羽之前就已經決定不要活的只要死的,抓住后直接斬殺。
關羽沒想到之前的行為已經得罪了孫權,他更沒想到孫權真會殺他,所以當他走投無路時,選擇了茍活,沒有提前自殺。
要是知道被殺的結局,以關羽的個性,估計會自殺明志,根本不會給孫權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