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位專家最近說了句狠話:“只要前提合適,任何四代機都能擊落殲-20。”
聽上去像是對中國戰機下了判詞,可你一看他那“前提”,才明白——你得先把殲-20的預警機拿掉、雷達關掉、干擾屏蔽掉,還得讓它斷網斷鏈獨自飛。
這就好比打籃球不讓你傳球、不準擋拆,還得單手投籃。他這是比飛機嗎?這是把對手先拴住,再喊自己贏。
可惜殲-20真要單飛,人家也能打你個十比零。嘴上輕松,戰場上可沒那么講規矩。
專家的“狠話”,像斗地主不讓你帶牌
美國專家最近說了句氣勢洶洶的話:“任何四代機,只要條件合適,就能擊落中國的殲-20。”
聽上去挺威風,像是對自己家飛機有種信心。但你往下看他說的“條件合適”,就發現這話后頭藏了門檻。
他給的條件很有意思:“不準帶預警機,不準有地面雷達支援,不準電子干擾,也不準聯合作戰。”簡直跟斗地主只準出單牌一樣,誰帶個順子就算犯規。這不是比飛機,是比誰肯斷網、斷援、斷協同。
問題就出在這套規則上。今天的空戰早就不是擂臺賽,而是整張戰場在打配合。
預警機像前哨,發現敵人;電子戰飛機負責干擾通信;地面雷達全時盯著天空;指揮系統通過數據鏈讓所有單位都能實時共享情報。你以為是飛機在戰斗,其實是整張網絡在聯手。
殲-20就在這張“天網”里發揮作用。它本身是第五代戰機,設計初衷就不是單打獨斗,而是站在整套體系里當“看不見的刀”。
美國專家卻非得把這刀拿出來單比刀刃,還要求“別插電、別配刀鞘、別給手”。這樣的對比,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公平。
就像你踢球,他說咱別帶隊友,就你守門我射門,然后他進球了大喊自己厲害。設定規則的人,贏得也太容易了。
退一步講,這種比法他自己也不敢真用。美國空軍自己在打仗時,哪次不是體系上陣?
F-22、F-35從不孤軍深入,每次出動背后都是一整套衛星、雷達、干擾、后援聯動。自己打仗講協同,輪到別人就要求單挑,這不是分析,是抬杠。
可惜,他們高估了“單挑”的效果,低估了殲-20自身的硬實力。因為即使真把殲-20丟進“無輔助”的環境,它也干過對手一個不留。
下面我們就說說,殲-20在“你說的那個前提”下,是怎么打成10:0的。
不給它開掛,它也能打十個
美國專家提出那種“理想擂臺”,中國自己其實也測過。那是一場真實演習,沒什么鎂光燈,沒開發布會,也沒大肆宣傳,結果卻很扎實。
2017年,中國空軍在西北高原搞了一場叫“紅劍”的對抗演練,參演戰機里頭有殲-10、殲-11和蘇-30,全是我軍成熟機型。
而殲-20,就被安排在這場演習中,模擬作戰能力,看看它在不靠外援的情況下,能不能硬碰硬。
結果出來后,幾個字概括:10:0。殲-20沒被擊落,反而打掉對手十架次目標。
這個演習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本來就是“縮體系”環境。現場電磁環境復雜,通信干擾強,很多實時情報支持被屏蔽。也就是說,那些美國專家提到的“你別帶體系”的前提,在演習里基本實現了。
可即便這樣,殲-20依然靠自身隱身能力+遠程探測+超視距打擊,完成了干凈利落的完勝。
它是怎么打的?關鍵就在于,它能先發現敵人、先鎖定目標、先發起攻擊。
別的戰機雷達一開,全場都知道它在這兒;殲-20的雷達反射面小到0.005平方米,在雷達里連一只鳥都比它清楚。你還在搜索,它已經開始鎖定你。
而且它用的是PL-15遠程空空導彈,射程超200公里,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對方還沒進圈的時候,就發射完成。對手連面對面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遠距離擊落。
這種打法,講白了就是:你還在準備拳腳,它已經出槍。
演習地點在高原,空氣稀薄,對雷達和電子系統提出更高要求。可殲-20在這種“天生吃虧”的條件下,依然能做到先敵一步、全身而退。
這說明了兩件事:
第一,殲-20并不依賴“外掛”。它靠自己就能打出漂亮戰績;
第二,美國專家的“前提假設”成立不成立都不重要,因為殲-20早就把那種情況打通關了。
所以再講回那句狠話:“四代機能擊落殲-20”,聽著嚇人,但條件現實嗎?就算你真按那條件來,人家也照樣贏你。
不是飛機厲害,是系統打得準
殲-20的強,并不只在它隱身、導彈遠、飛得快,更在于它整個設計邏輯,是為“協同作戰”服務的。你不能用“拳王”的思路來看它,它不是擂臺上的主角,而是整個戰術網絡的關鍵節點。
很多人不理解“系統作戰”是啥。簡單說,過去飛機飛出去,是自己打;現在飛機一飛起來,它背后連著天上衛星、地上雷達、旁邊無人機、遠程指揮部,全是實時聯動。
殲-20的機身用了大量碳纖維復合材料,結構輕盈但強度高,讓它既靈活又隱形。雷達掃它,幾乎沒回波;導彈追它,鎖定困難。
但更關鍵的是它的“神經系統”。殲-20能和預警機、干擾機、衛星、甚至其他戰機實時共享情報。
你看到一架殲-20,實際在你頭頂飛的是整張網。它可以接到別的節點發來的坐標,鎖定你的位置,再從自己這邊發射導彈。你還沒發現它,它已經得分。
美國戰機也講協同,但F-22就做不到這一點。它信息封閉,怕數據泄露;而殲-20走的是“集體聯動”思路,每一架都像戰場上的神經元,彼此溝通,動作統一。
這才是它真正的殺招:不是靠一架飛機贏你,而是靠整個作戰鏈條“套住你”。
所以說,那位美國專家那句“能擊落殲-20”的話,說到底只是個嘴炮。如果真有一天戰場開打,他首先要面對的,不是殲-20這架飛機,而是它背后整條看不見的、打不亂的協同作戰系統。
這場仗,早就不是擂臺賽了。誰還在幻想單挑,誰就得等著被一張網“先發現、先鎖定、先被清除”。
參考資料:
What 4th generation jets can defeat a J-20 Chinese fighter jet.Quora
外媒稱殲20空戰不如美俄四代機 專家斥其偏頗(圖).新華網.2015-09-18
現代化大國空軍作戰,體系為王.新民周刊.2022-06-08
殲20有多強?曾以10 0完勝殲10、殲11以及蘇30.學習時報.2017-05-03
殲-20一身“鋼筋鐵骨”的關鍵是啥?.中國軍網.2023-0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