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一座小學的教育理念被推到風口浪尖!
其校長直言:校內禁止學生講廣東話!
教學理念的碰撞
香港德萃學校幼兒園及小學部總校長朱子穎一段網絡訪談掀起輿論波瀾。
片中他提及其學校實行的關于語言使用的政策,引發「扼殺本土語言」的質疑。
政策初衷
據朱子穎校長在自媒體博主「阿Ken聊港校」訪談中透露,該校推行「課堂僅限英語及普通話」政策。
政策旨在通過沉浸式語言環境,幫助香港學生提升相對薄弱的普通話能力,同時讓內地插班生在交流中精進英語。
校方后續聲明強調,此政策自創校延續至今,且獲家長贊同并達成共識——學生在日常社交與家庭場景中已充分使用粵語,故在校著重營造外語實踐空間。
僅作提醒不設懲罰
面對輿論質疑,朱子穎明確表示,教師發現學生課間使用粵語時僅作口頭提示,從未實施記過等紀律處分。
校方特別說明,除中文科與常識科采用普通話授課外,其他學科均以英語教學,并額外開設法文、西班牙文課程。
課外活動中,師生可根據場景自由使用三語交流。
各方爭議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指出,校方在課堂推動外語教學具有合理性,但日常交流應保持彈性。
「香港作為國際都會,教育政策需體現對多元母語背景的尊重」。他強調,在打造國際化語境的同時,應避免造成「壓制本土文化」的誤解。
此番觀點獲得不少網民認同,有人認為「多語能力是香港優勢」,亦有人擔憂「過度壓制方言恐削弱文化根基」。
數據顯示,香港約88%人口以粵語為日常用語,但中小學普通話科推行逾二十年,新一代雙語能力顯著提升。
你怎么看待這項政策,是否值得推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