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煙臺市部分海域、沙灘上出現大面積滸苔,從遠處望去就像一片“綠色草原”,引發網友們的關注。
記者在煙臺海域看到,部分海面呈現青綠色,海水甚至變成了綠色“菠菜湯”,沙灘上也有不少地方堆積著這種綠色植物,寬達數米,連綿成片。
記者從煙臺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煙臺部分海域此次暴發的滸苔,主要集中在海陽市以及黃渤海新區等地。今年6月17日,黃海滸苔綠潮越過千里巖島進入海陽市管轄海域。根據衛星遙感等綜合監視監測數據分析,至7月1日,包括煙臺海域在內的黃海海域滸苔綠潮分布面積約49425平方公里,綜合覆蓋面積約712平方公里。
煙臺海域遭滸苔侵襲 癥結與出路何在?
滸苔為何總會大面積暴發?而且總是“盯上”煙臺海域?厚厚的滸苔覆蓋海面,對魚蝦藻類等海洋生物有何影響?除了人工打撈,有沒有更有效的技術手段能控制滸苔擴散?滸苔這場“綠色危機”能否變廢為寶?
滸苔屬于石莼屬藻類,絲狀多分支,無毒,在各沿海國家近海廣泛分布。滸苔的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在低光照和低溫等不利條件下都可以繁殖。
其實,滸苔并非首次在山東煙臺附近海域暴發。據了解,自2007年以來,黃海滸苔每年都會周期性暴發,影響煙臺的時間為每年6至8月。
魯東大學水產學院教授 王凱:究其主要的原因,它就是一個海水的富營養化,除此之外,海洋這個區域容易暴發,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非常合適,還有海流和風向也比較合適,因為大多數的滸苔,現在的研究表明都是形成于黃海的南部海岸,再加上生物因素的缺失,就會造成最終滸苔大量的暴發。
滸苔覆蓋沙灘及海面 會帶來哪些影響?
除了在海陽市管轄海域,在煙臺黃渤海新區近海,滸苔也大量出現。厚厚的滸苔覆蓋沙灘及海面,對魚蝦藻類等海洋生物以及當地生態有何影響呢?
煙臺金沙灘旅游度假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 孫偉:像我手中的就是剛退潮,在岸灘上依附的滸苔。這些滸苔在夏天的高溫天氣,只要達到溫度較高,一到兩天的時間,基本上就會產生異味。如果不及時清理,會嚴重影響游客的體驗,還有沙灘的景觀,對沙灘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不僅如此,滸苔暴發對近岸和海域的生態也會造成影響。
魯東大學水產學院教授 王凱:它是主要對海洋環境影響比較大,因為滸苔暴發式生長會大量地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它腐爛之后也會進一步增加溶解氧的消耗,所以說很多的貝類魚類都會窒息死亡,對海洋生態環境,包括海洋生物多樣性都造成了很多的破壞。除此之外,它還會和海洋其他的一些藻類浮游生物競爭陽光、營養鹽,在滸苔很密集的區域,這些生物得不到足夠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都被打亂。
除了人工打撈 還有哪些方法治理滸苔?
目前,煙臺市正在組織開展打撈作業,除了人工打撈,還有哪些更有效的技術手段能控制滸苔擴散,力爭減少滸苔對海洋生態的破壞呢?
記者了解到,煙臺市采取了三個步驟治理滸苔:
- 組建專業打撈船隊,在重點海域附近進行打撈作業。
- 在重點海域布設攔截網,避免滸苔大面積靠岸。
- 成立岸上清理隊伍,發現滸苔上岸立即進行清理。
煙臺黃渤海新區近日還增派人員和機械設備,按照“一天兩清,一潮一清”的方式,加緊清理到岸滸苔。
煙臺金沙灘旅游度假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 孫偉:采取人工加機械工作模式,日清滸苔面積約達8萬平方米左右,清運量超過50立方米。
目前,煙臺海域的滸苔清理工作仍在繼續,但短期措施難以根治。專家認為,應形成一套綜合的治理方案,才能標本兼治。
魯東大學水產學院教授 王凱:首先我們要控制污染源,減少對營養源的陸源和海源的輸入。第二個方面是要加強監管預警,同時要建立防控的體系,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和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全方位的監控網絡,我們可以預測滸苔的生長趨勢和漂移方向。第三個在應急處理方面,當滸苔暴發初期應該啟動前置的打撈機制。
如何將滸苔“變廢為寶”?
如此大量的滸苔,有沒有可能變廢為寶、加以利用呢?專家表示,滸苔再利用的地方還真不少。
魯東大學水產學院教授 王凱:打上來的滸苔我們不能隨意丟棄,因為它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所以進行資源化的利用。
- 可以制成生物肥料和土壤改良劑,也可以作為優質的飼料原料,還可以加工成功能性的食品。
- 可以加工成化工原料。
- 生物能源領域,滸苔可以通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然后制備成清潔能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