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映的電影《惡意》,導演是來牧寬和姚文逸。來牧寬執導過犯罪懸疑電影《回廊亭》,姚文逸執導過網劇《唐人街探案》,所以這兩個導演都很擅長拍攝“懸疑推理”電影。而《惡意》的編劇和監制,更是大名鼎鼎,那就是陳思誠。
非著名娛評人吳清功指出:陳思誠除了執導了票房無敵的《唐人街探案》三部曲和《唐探1944》,還監制過很多犯罪懸疑電影,比如《誤殺》三部曲。甚至票房超過35億的《消失的她》,也是陳思誠監制的。因此陳思誠監制《惡意》,是有質量保障的,這是他的強項。
《惡意》以濱江三院一起離奇的雙人墜樓案為引,資深媒體人葉攀(張小斐 飾)在調查中先后將護士李悅(陳雨鍶 飾)和患者母親尤茜(梅婷 飾)報道為嫌疑人,試圖通過輿論推動真相。然而,在流量至上的時代,她的報道成為網絡暴力的導火索:李悅因“夜店照片”和“小三傳言”被塑造成“惡女護士”,尤茜因“組建新家庭后懷孕”和“插呼吸機時的猶豫”被審判為“殺女兇手”。
當葉攀試圖轉移輿論焦點時,自己也被卷入風暴中心,成為第三個被網暴的“惡女”。影片通過五重反轉(至于哪五重,我就先賣個關子,觀眾自己去電影院琢磨吧),將“加害者”與“受害者”的身份不斷互換,最終揭示:在輿論場中,無人能逃脫惡意的循環。
除了張小斐、梅婷、陳雨鍶,《惡意》還有黃軒、李庚希、楊恩又、張子賢等演員參與。他們用精湛的演技,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讓我們在感受影片深刻內涵的同時,也領略到了演員表演的魅力。我們重點來說說張小斐、梅婷、黃軒的演技,只看他們三人表演,也值回票價了。
張小斐在片中飾演的葉攀,是一位極具挑戰性的角色。她擺脫了以往 “李煥英” 式的溫柔形象,化身為在媒體圈中摸爬滾打、復雜多面的調查記者。影片開場,那個靠窗抽煙的鏡頭,便將葉攀骨子里的堅韌與鋒利展現得淋漓盡致。
葉攀身上散發著被生活與工作重壓打磨出的疲憊,眼神中暗藏著審視與算計,讓人感覺她時刻都在謀劃著下一步行動。她身著干練西裝,說話冷冽直接,指揮團隊時的果斷,那句 “兩小時,我要它上熱搜”,瞬間將一個為求生存而不得不強硬的職業女性形象,鮮活地呈現在觀眾眼前,與《你好,李煥英》中的母親形象判若兩人。
黃軒飾演的警官梁關,是影片中唯一保持冷靜的“定海神針”。他以堅毅與細膩并存的表演,將警察的專業素養與人性溫度融為一體:面對醫院保安時,目光如炬的探尋與詢問,將職業警惕性刻畫得入木三分;而與張小斐飾演的妻子(前妻)互動時,又通過微表情傳遞出隱忍的關懷。
黃軒的表演風格與張小斐的“爆發式”演技形成鮮明對比,他的內斂克制反而成為推動劇情的關鍵——當自媒體瘋狂追逐流量時,梁關的沉默勘查與邏輯推演,暗諷了網絡時代“真相滯后于輿論”的荒誕。觀眾評價其“帥且有安全感”,甚至引發“二刷”熱潮,足見角色魅力。
梅婷飾演的母親尤茜,是影片中最具悲劇色彩的角色。她以“一滴淚落下”的經典鏡頭,將角色在母愛與被生活磋磨之間的兩難演繹得撕心裂肺:當女兒靜靜被推下樓后,她通過撕衣露傷疤、法庭失控尖叫等設計,用呼吸節奏與眼神聚焦度的變化,展現角色內心的博弈。
梅婷的表演層次豐富到令人窒息——從最初作為“受害者母親”的悲痛,到被懷疑為兇手時的憤怒,再到最終真相揭露時的萬念俱灰,每一場戲都極具代入感。有觀眾直言:“梅婷的眼淚里藏著刀,看她的表演需要備好紙巾。”這種“影后級”的哭戲,讓尤茜成為影片中最令人共情的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