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7月3日,美越達成貿易協定框架,美國對越南關稅降至20%,越南對美商品免關稅,但協議包含針對第三國轉運商品的40%懲罰性關稅條款,實為犧牲中國利益換取關稅優惠。中國商務部因此強烈反對,威脅采取反制措施。越南通過讓步換取優惠關稅,意在取代中國成為制造業中心,擠壓中國商品在越南和美國的競爭力。
一、美國和越南宣布達成貿易協定框架的當天,中國商務部宣布堅決反對任何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以換取所謂關稅豁免的交易。
越通社7月3日報道稱,越南和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就《關于越美對等、公平與平衡貿易協定框架的聯合聲明》達成一致。越南領導人蘇林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電話溝通中對越美雙邊關系蓬勃發展、良好向前表示高興。
在越美達成貿易協定框架的當天,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就美國與部分國家進行關稅談判答記者問時,猛烈抨擊了美國新宣布的與越南達成的貿易協議,稱“事實證明,一個國家只有堅決捍衛自己的原則和立場,才能真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張三和李四互相商議了三個月,和和睦睦達成了貿易協定框架。張三和趙六在這三個月中,也在互相拉扯、互相威脅、互相拿捏中,簽訂了貿易協定框架。常理上說,張三和李四、張三和趙六達成的貿易協議框架,只要兩兩互惠互利,有商有量,不與法律發生沖突,李四不應也不能干涉張三和趙六的貿易協議;趙六也不應該對張三和李四簽訂的協議橫加干涉。
但中國商務部7 月4日在馬斯克的X平臺以答記者問的形式,不僅公開表示美國的“對等關稅”,是典型的單邊霸凌行為,嚴重破壞了多邊貿易體制,擾亂了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中方一貫堅決反對此類行徑。還表示中方歡迎其他各方在平等基礎上通過協商解決同美方的貿易爭端。同時,我們敦促各方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決維護國際貿易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
商務部在答記者問中,明確表達“中國堅決反對任何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以換取所謂關稅豁免的交易“。
商務部還態度鮮明地喊話張三和李四,“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會接受,將采取堅決反制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二、中國商務部公開反對越美貿易協議,原因是該協議中的一些條款,嚴重損害了中國利益。
越南和美國在7月3日宣布的美越貿易協議中,美國對越南確定的一般關稅稅率為20%,越南允許美國免關稅進入其市場。雖然美國給予越南的關稅比中國低了三分之一,越南給予美國的關稅為零,也大大高于中國。
目前美國與中國約定的初步稅率為,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34%的關稅,中國對美國商品征收10%的關稅。另20%稅率給予90天繼續磋商期限。
越南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稅率分為普通稅率、優惠稅率和特別優惠稅率,稅率在15.7%~27.3%之間。其中優惠稅率基于WTO最惠國待遇原則,農產品24.5%、非農產品15.7%。普通稅率為27.3%。
美越在互相的貿易協議中給予對方的關稅,均高于給予我們的關稅,這已經是公開的貿易歧視了。但設定關稅是貿易雙邊會談的結果,我們也不好說什么。
但是,美越貿易協議中,約定了一些專門針對中國的“惡意“條款,比如約定對來自進口稅率較高國家并通過越南運輸的商品征收40% 的懲罰關稅。試圖防止我國等第三國通過越南洗產地轉運出口美國,以逃避美國對我們的高關稅。
商務部在答記者問中所言“中國堅決反對任何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以換取所謂關稅豁免的交易”指的就是美越貿易協定中的“經過越南轉運美國的第三國商品,征收40%的懲罰性關稅”條款。
三、商務部為什么認為對經過越南轉運美國的第三國商品征收40%的懲罰性關稅這一條款,“犧牲中國利益”?
美國4月初對越南提出了46%的對等關稅。超過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在東南亞處于第三高水平。隨后對等關稅的全面啟動延期至7月9日,美國與越南等各國進行談判。
最后,美國將越南的對等關稅降至20%,不到原計劃的一半。美越達成的協議,是特朗普第二屆政府執政以來,繼英國之后簽署的第二份貿易協定。在亞洲屬于首次。
美國仍在與東南亞其他國家談判。對越南的稅率可能是僅次于新加坡(最初稅率為10%)和菲律賓(為17%)的較低水平,這對于與美國存在一千多億美元順差的越南,應該是一大勝利。
因此越南舉國上下大體上對美越貿易協議持肯定態度。越南之聲廣播電臺稱,越南國民經濟大學(NEU)的經濟學系主任范世英表示,美國對越南征收的對等關稅“雖然比預期的10%~15%高,但20%的水平也不算差”。
越南與美國貿易談判的目標是維持成本競爭力,以作為外國企業將生產基地從中國等鄰國轉移至其他地區的“中國+1”供應鏈戰略中的主要候選地。說白點,就是想取代中國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以越南目前的經濟體量,其出口占GDP比重、對美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均遠高于我國。因此,維持商品出口競爭力,維系好美國市場,對越南經濟而言至關重要。畢竟越南人都認為“對美出口是越南經濟增長的原動力“。
作為獲得美國優惠關稅稅率的交換條件,越南做了至少三點妥協或讓步:
一是將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降至零。有觀點認為,越南將增加進口美國的肉類和農產品。
二是向美國開放了基本上所有的市場。包括允許美國的社交媒體在越南運營,允許馬斯克的星鏈在越南落地。
三是同意對經越南中轉后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征收40%的懲罰性關稅。以遏制中企為避免高關稅而經由越南將產品運往美國的“迂回出口”。
前兩點讓步也會損害我們的利益。畢竟越南市場就那么大,越南給美國商品的關稅為零,我們有20%以上的關稅,很顯然今后美國商品在越南的競爭優勢會擴大,從而擠壓越南對中國的商品的進口。
但最關鍵的是越南的第三點讓步,完全是犧牲我們的利益交換美國的優惠關稅。
在越南對美國出口的商品中,相當比例的產品依賴中國企業運至越南的原材料加工或零部件組裝,化身“越南制造”出口美國市場。大部分在越中企通過這種方式,或直接更換產品標簽后出口美國,以此規避美國對華高額關稅。
根據越南海關及美國貿易代表調查,越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中含中國成分的綜合平均占比超70%。
其中,家電行業尤為突出。近年來,中國家電市場已從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市場飽和、成本壓力大,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出海,尤其是在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市場。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表示,在美國對中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的背景下,東盟不但具有重要的市場意義,還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成為中國商品出口美國首選的貿易規避途徑。
越南出口美國的智能手機和電腦中,中國芯片、顯示屏等核心部件占比超80%;光伏組件中,中國硅片、電池片原料占比超75%;成衣和鞋類中,中國面料、紗線占比超60%;EVA鞋底等化工原料中國占比達85%;家電外殼/日用品中,中國ABS、PP樹脂原料占比 70%-80%…
在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即將期滿之際,美越貿易協議看似是以關稅由46%降至20%為越南“松綁”,實則以轉運條款的40%懲罰性關稅打擊利用越南規避美國貿易壁壘的行為,劍指在越中企的“繞道”模式。
從越美公布的貿易協議內容看,雖然目前“轉運”商品的認定和執行細節尚未確定,但協議草案中要求越南接受美國的海關數據監控、采納更嚴格的“實質性轉型”標準、允許美國進行突擊驗廠與物流鏈核查等,無疑將直接封堵這些中企至關重要的“繞道”模式。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