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科技熱點!
對于蘋果來說,現在的中國手機市場競爭越來越殘酷,而他們在跟友商競爭中已經越來越吃力,這背后有國產手機進步神速的原因,更多的還是其品牌溢價能力在大幅下滑。
昨天,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略有上升,華為和蘋果引領增長。
得益于iPhone 16系列促銷活動,尤其是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蘋果5月份實現銷量增長。
也正是靠著降價這一步棋,今年第二季度,蘋果iPhone在中國的銷量實現兩年來首次增長,不過反觀競爭對手華為(增速12%),增速仍要遠超他們的8%。
一個重要的選擇題就擺在了蘋果面前,如果不能持續降價,iPhone還有多少國人愿意買單?
早前,iPhone16 Pro 128GB版本首次加入國補,從原價的7999元降至5499元,降幅達31%,雖然只是128GB版本(有用戶買完回去選擇第三方來升級存儲),但依然有很多人瘋狂買單。
這也說明蘋果在中國手機市場依然有號召力,但相較于產品層面(現在的智能手機升級越來越趨于同質化,很難再有大的創新),價格是否給力成為用戶會不會最終下單的關鍵。
更何況現在大部分中國用戶早已摒棄了iPhone就等于面子的消費觀念,只有降價才是硬道理。所以理性消費背景下,蘋果中國能不能將大降價常態化,是庫克必須要抉擇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