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鋒
上海29歲的王女士在某婚姻介紹所,花20萬元購買婚介服務,令她沒有想到,原定匹配對象的14人尚未見完,公司卻已搬離,想退款也成了難事。青鋒認為,這是王女士中了別人的招兒,同時,王女士用自己血的教訓,再次給更多的人提了個醒。
根據有關報道,王女士之所以會中招兒,就在于對方摸準了一些人的心理,也即自己想通過“既要又要”等達到自己的目的,結果卻上了對方的當。
分析王女士上當的經過,我們可以發現,涉事婚姻介紹所的相關人員通過網絡得知其想要脫單的需求后,先是給其不停地看他們的成功案例,給其灌輸“戀愛、結婚各個時間的節點”等。如此一連6個小時的灌輸,看王女士沒有離開,婚介所相關人員便給其推出了所謂的“升級版”合同,假以他們機構有很多男會員條件和王女士相當匹配,以估計見個3-6人就能脫單云云,令王女士動心。
事實上,這家婚介所的套路不只是讓王女士面對他們的介紹動心,進而委托他們給其介紹對象,而是在王女士有所動心后,以利誘導,讓王女士最終跳進了他們事先挖好的坑。也就是,以“結婚返點”,也即作為婚介所的甲方和王女士乙方,“雙方約定的服務期兩年內,甲方通過乙方推薦人選最后成功登記結婚的,乙方愿意將甲方支付的服務費定額80%贈予甲方,作為甲方與乙方推薦人選結婚的賀禮”,讓王女士認為自己有可能撿了個大便宜。
如果拿王女士的遭遇同之前被揭露的不少詐騙案相比較,就可以發現,其招數如出一轍。也就是,先給對方以優厚條件,讓對方動心,然后給對方作出保證,只要按照他們所說去做,就能成功,再以成功后可以退款,或者返還大部分款項,讓對方感覺有可能占了大便宜而從自己兜里掏錢給他們。結果,一轉眼,他們就可能銷聲匿跡,讓你再也找不到他們,不僅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連追償的機會都沒有。
俗話說,天上不可能掉餡餅。本打算兩年內找到對象結婚,還可以拿回20萬中18萬元返款的王女士,向有關部門求助,得到的也只是“經市婚協介入調解,目前該婚介機構已停業,無人出面處理投訴,建議尋求其他解決途徑”的答復。
王女士的教訓再次告誡人們,貪小便宜則要吃大虧。大家要牢牢記住,不論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但凡有人自稱讓你交錢,并在事成之后,可以返還大頭,甚至全額退還的,不能說百分之百,至少十有八九都是騙子。所以,千萬不要貪圖那么一點便宜而上當受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