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為達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我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三師六旅。
在旅一級,358旅是比較奇怪的,他們首任旅長盧冬生沒有實際履職過一天,基本就掛了名,但是他并非別的干部那樣因病無法到任,而是被組織安排學習——先是在延安學習,后又前往莫斯科。
這就很奇怪,當時也有一批干部被安排學習,但他們都不在軍隊任職,像紅軍時的軍長許世友在抗戰初期連個連長都沒擔任。
為何盧冬生在明確不去上任的情況下,卻還能成為主力旅旅長?他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這些疑問都能在盧冬生的經歷中找到答案。他的發展之路,離不開兩個人:陳賡、賀龍。
盧冬生比陳賡小5歲,由于家貧,盧冬生7歲那年進入陳家幫忙放牛,兩人因此相識。
雖然陳賡是地主家的大少爺,但他思想很進步,沒有欺負過家里的仆人。因年齡相仿,他還經常帶著盧冬生一起玩、讀書時也讓盧冬生在旁陪伴,這讓盧冬生有了識字習文的機會。
1918年,陳家逼迫陳賡娶一個大兩歲的女人,這種包辦的家族聯姻讓陳賡無比反感,多次溝通無效后,他選擇離家出走進入湘軍當兵。
這個變故讓盧冬生非常難過,又在陳家幫工一年后,他也投往別處自行謀生了。
陳賡那勇敢的舉動,在盧冬生心里栽下了種子,讓他明白,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還需自己努力,因此在1925年盧冬生也投入了湘軍唐生智部第四師。
他本想借機找一找大哥陳賡,奈何始終沒有音訊,殊不知此時的陳賡已在廣州,位列著名的“黃埔三杰”。
1926年,唐生智接受國民政府改編,加入北伐軍序列。武漢光復后,盧冬生很偶然地遇見了心心念念的大哥陳賡,故人相見,兩人萬分高興。
此時的陳賡已是第二方面軍特務營營長,見盧冬生跟自己有同樣的志向,便申請將盧冬生調到身邊當副官,開始了一段并肩作戰的生涯。
在南昌起義中,盧冬生仍做陳賡的副官。南下之際陳賡腿部中彈,是盧冬生冒著風險將他帶到安全地帶,后又陪伴護衛一路輾轉香港、上海尋找組織并治療腿傷,幸在上海與地下黨接上了頭。陳賡在建國后仍常常感嘆:沒有盧冬生,就不會有我陳賡。
當時陳賡的傷勢需要休養一段時間,他不忍因自己耽誤盧冬生的發展,且賀龍、周逸群回湘鄂西需要精干陪同。經陳賡相勸,盧冬生接下了護送任務,兩人約好他日定要再相見。
告別陳賡后,盧冬生開始闖蕩自己的一片天地,他跟隨賀龍回到湘鄂西拉起隊伍,因表現出色,1929年出任司令部手槍連連長。這一年,后來的開國上將賀炳炎才剛剛加入紅軍。
后來盧冬生擔任過紅7師20團團長、湘鄂西獨立師政委、紅二方面軍第4師師長等職,有能力又很得賀老總信任,看起來絕對前途無量。然而三大主力陜北會師后的一系列事情,讓盧冬生的命運發生轉變。
長征中的草地分兵事件,讓組織非常警惕,擔心軍中還會出現下一個“老張”。為加強中央領導,就在各部展開了整風運動。紅二方面軍由于長期獨立發展,被當成了重點。
1937年6月,盧冬生突然接到通知,說紅4師要召開會議,這讓他心下大奇,要開會,自己這個師長怎么毫不知情?
到了會場后,盧冬生更覺奇怪,他的位置竟被安排在了主席臺下。師里面開會,師長卻不在臺上,什么意思?難道是上級首長要來指示?
盧冬生看到身邊不遠處是熟人賀彪(時任紅4師衛生部部長),今天這個會要討論什么。賀彪調侃道:“你作為師長都不知道會議的內容,我又該去問誰呢?”
隨著會議時間臨近,主席團的人逐漸就座,盧冬生越看就越疑惑,因為臺上坐的卻只有甘孜會師后調來4師的三位干部,他們原先都是紅一方面軍的。
等會議開始,政委李井泉就從統一戰線講起,說著說著就把話題落在部隊的“反軍閥主義”、“反游擊主義”等問題上。還特別點了原紅二軍團的盧冬生、黃新亭等人的名字。
盧冬生這才明白一切奇怪的由來,竟是沖著自己乃至更深層次的人,氣不過的他當即把上衣脫掉,露出傷痕累累的身體說:這些傷痕,就是我盧冬生的歷史,我絕對沒有什么軍閥主義。不過這個師長,我不干了。說完也不等李井泉同意就離開會場。
之后賀老總主動攬下責任:過去因我政治落后,沒有及時糾正錯誤,此事與他們無關。
對于此事,政委關向應也有看法:紅二方面軍的問題不是軍閥主義傾向嚴重,嚴重的是游擊習氣。作為問題的焦點,盧冬生很快被安排去抗大學習。
到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之際,盧冬生的學習尚未結束,358旅又是由紅4師改編,因此旅長之名暫掛在他頭上,部隊實際由副旅長張宗遜指揮。
1939年3月,盧冬生長征中受傷的腿情況惡化,前線暫時不缺干部,他就被送到蘇聯去學習、治療。
本來他傷情好轉后想要回國,去蘇聯公干的老首長任弼時卻告訴他,目前國內最艱苦的時期已經過去了,組織需要的是能適應將來正規戰爭的高級指揮員,出于長遠打算,盧冬生就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等盧冬生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蘇德戰爭已經爆發,回國之事又被擱置,他便被派往駐蘇聯的東北抗聯北野營擔任教官,直到1945年9月才隨蘇軍回國。
組織對他還是很看重,先后委以哈爾濱衛戍司令員、松江軍區司令員等重任,可就在他即將大展拳腳之際,意外發生了。
在一次出行時,盧冬生見到蘇軍亂兵搶劫,連忙上前用俄語喝止。對方見他有一定的來頭且精通俄語,擔心會去告狀,就趁盧冬生不注意打了黑槍。
可憐這位被寄予厚望的正規戰爭指揮員年僅37歲就不幸遇害。即便蘇聯不久把那幾個亂兵處決,也換不回他的性命。
如果盧冬生活到1955年,起碼會是個將軍,而且還有希望跟許光達爭一爭大將,奈何啊,倒在了勝利之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