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xué)季又到了,助學(xué)金、補助、貧困認(rèn)定等話題再次被擺上桌面。
而每年最讓人“看不懂”的,是這樣一群人:
“說自己是貧困生,結(jié)果用的是iPhone 15”;
“交不上學(xué)費,卻穿AJ上課”;
“申請助學(xué)金,卻用AirPods連著Spotify聽歌”;
“吃飯省得要命,但消費一點都不手軟”。
他們的行為在很多人眼里顯得“矛盾”又“矯情”。但作為一名高校老師,我越來越覺得,這背后其實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心理困境”,而不是簡單的“愛慕虛榮”四個字能解釋的。
|他們“裝富”,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活下去”
先說個真實故事。
我的一位學(xué)生,家庭在農(nóng)村,父母靠種地和打零工供他上學(xué)。平時生活非常節(jié)省,校內(nèi)勤工儉學(xué)、發(fā)傳單、做家教樣樣都干。
但你很難想象,他卻用了半年的工資,買了一雙將近2000元的球鞋。那雙鞋一到手,他拍了張照片發(fā)了朋友圈,配文是:“終于等到你。”
我問他:“為什么非得買?”
他說:“我就想知道,穿上那雙鞋,我和別人是不是就一樣了。”
這一句話,直戳人心。
貧困生“看起來很貴”,不一定是因為他們想炫耀,而是——太害怕看起來“很窮”了。
在大學(xué)里,大家?guī)缀醮┲粯拥钠放啤⒂靡粯拥氖謾C、聊一樣的消費話題。窮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好辨認(rèn)了,但“穿幫”的那一刻,會令人極度尷尬。
一臺手機、一雙鞋、一個耳機,成了他們“對抗羞恥感”的唯一鎧甲。
|消費不是為了快樂,而是“為了不被看低”
許多貧困生并不是真的享受消費,而是為了維持“基本尊嚴(yán)”。
比如:
- 聚餐時,你說不去,同學(xué)立馬覺得你“很特別”;
- 大家都用微信轉(zhuǎn)賬紅包,你手機老舊沒法掃碼,別人會當(dāng)笑話講;
- 有人提起去哪兒旅游時,你一句“我不太去玩”,就會暴露自己根本出不起門。
他們不是不愿意節(jié)儉,而是承受不起“被識破”的那個瞬間。
在大學(xué)這個講究“個性”“朋友圈”“人設(shè)”的環(huán)境里,“貧窮”本身并不可怕,怕的是“貧窮被看見”。
于是,他們選擇提前消費、網(wǎng)貸分期、信用卡套現(xiàn),為的只是買一個“跟得上”的樣子。
他們并不是真的“有錢”,只是花光了所有力氣去扮演“普通人”。
|錯誤的對標(biāo),帶來更深的焦慮
很多貧困生不會拿自己和“普通同學(xué)”對比,而是直接對標(biāo)“班里最富的那一個”:
他家住市中心大平層;
她寒假去歐洲交換;
父母是公務(wù)員或企業(yè)高管,朋友圈全是“家里安排的實習(xí)”。
而自己,暑假回家是農(nóng)村老屋,平時兼職是送外賣或在食堂端盤子。現(xiàn)實的反差太大,心理的失衡也就越拉越長。
這種對標(biāo),只會讓人越來越不滿意自己,越來越急著“縮短差距”。
而縮短差距最快的方法,似乎就是:先讓自己“看起來一樣”。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不敢承認(rèn)普通
在今天的校園語境中,真正稀缺的不是iPhone、AJ,而是“坦誠的普通”。
一個能夠大方說出:“我現(xiàn)在不太有條件”“我這個不舍得買”“我還在攢錢”的大學(xué)生,反而越來越少了。
這不是他們虛偽,而是這個社會對“貧窮”太不寬容,對“坦誠”太吝嗇。
但其實,真正讓人佩服的,不是你穿得多貴、用得多好,而是你能否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依然努力生活、堅定成長。
|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這些“裝富的貧困生”?
我們不能一邊說要理解弱勢群體,一邊又拿他們的一部手機去評判他們的“資格”;
我們也不能假裝他們沒有問題,而忽視他們因攀比、焦慮、錯誤消費觀帶來的深層次困境。
幫助貧困生,從來不只是發(fā)幾百塊錢那么簡單。
我們更需要做的是:
- 幫他們厘清“體面”與“真相”的邊界;
- 引導(dǎo)他們建立健康的價值感,而非物質(zhì)感;
- 告訴他們:你可以是貧困生,也可以是自信的、有尊嚴(yán)的、有未來的年輕人。
別急著追趕那個“看起來很好”的人,
先努力成為一個“不怕看起來普通”的自己。
愿每一個貧困生,都能活出真實,而非活在濾鏡和比較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