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的日頭毒得狠,曬得田里冒煙。老輩人傳下句農諺“不怕十一陰,就怕十一晴”,說的正是眼下。
農歷六月十一前后,玉米吐絲、水稻灌漿,最怕干熱“卡脖子”。
福建、江西、浙江這些稻區,連續三天36℃往上,土都要曬裂了。山區種果樹的老鄉注意,葉片卷邊可不是小事,果子會跟著蔫。
平原種玉米的,別等葉子耷拉才澆水,早晚涼快點澆根別澆葉。有人說按老法子,中午潑井水降溫——這可使不得!溫差大傷根。
不如割點野草鋪壟間,既能保墑又能擋毒日頭,老把式都這么干。江南湖區濕度大,雖說不旱卻要防“悶根”,排水溝得扒拉深點。
連續高溫天,稻田里易冒青苔,薅草時順手帶一帶,別讓搶了養分。
家里有噴灌設備的,趁天沒亮透噴點水霧,比大水漫灌管用。沒設備的別怕,拎著糞桶澆也行,早晚各一次,別斷了水脈。
有人犯難:預報說未來十天都沒雨,靠澆水能挺住嗎?
別忘了,玉米稈子里藏著水!葉子卷成筒時輕掰稈,沒汁水就得加急灌。水稻穗子剛開始勾頭,這時候缺水,空殼率能漲兩成,可不敢馬虎。
去年湖北有個村子,仗著苗壯沒及時澆水,畝產少收百來斤。
咱種地靠天,但也得抗住天,提前備點遮陽網,關鍵時刻能救急。
山區梯田存水難,建議挖幾個臨時蓄水池,下雨天多囤點。
噴葉面肥選傍晚,尿素兌水噴葉背,幫作物扛住高溫脅迫。我個人覺得,現在手機能看逐小時預報,比老輩人看云靠譜多了。
但老一輩總結的“旱天鋤地,陰天施肥”還是有道理,別全丟了。福建漳州的椒農這兩天正忙,給大棚加蓋防曬網,生怕辣椒被曬焦。
浙江嘉興的稻農更細發,每塊田留個水口,夜里引河浜水漫灌。有人問:這么熱的天,人都受不了,莊稼咋就這么金貴?
您想啊,玉米棒子正在“長個兒”,水稻穗子忙著“灌米”,正是要害時候。
這時候遭了旱,就跟人長身體時缺了營養,一輩子難補回來。再說了,現在抗旱有補貼,村里農技員能上門指導,別慌了手腳。
但咱自己得先動起來,等靠要不得,地頭多跑兩趟比啥都強。未來三天是關鍵期,玉米地走一圈,哪棵打蔫了心里有數。
水稻田看水色,清亮亮的才好,渾黃泛白就得趕緊補水。
家里有老人種地的,年輕人幫著買點防曬網、水管,別讓老人硬扛。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天旱不可怕,就怕人偷懶。
您多流兩滴汗,莊稼就少遭點罪,秋后糧倉才踏實。
您那兒的莊稼現在啥長勢?高溫天有啥護苗妙方?評論區嘮嘮。
記住嘍:天旱不慌早備招,人勤地不懶,豐收錯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