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奕仿
清晨5點半,金華開發區羅埠鎮的稻田已映著微光。種糧大戶鐘濤挽著褲腿,彎腰查看水流深淺。汩汩清水漫過金黃的稻株,為即將沖刺豐收的稻谷送去及時“甘露”。“一出梅就撞上40℃高溫,稻子豐收在望,若關鍵期失水倒伏,太可惜了!”他抹了把汗對記者說。為了守住豐收,7月以來他日日巡田,哪塊地“渴”了,立即引水“解渴”。望著預計7月10日前后就能收割的稻田,鐘濤眼神里既有緊迫,更有期待。
當前,熱浪正席卷金華市。金華市氣象局預測,7月可能發生大范圍持續性高溫熱浪,全市平均氣溫較去年偏高1℃以上,極端高溫將達39℃~40℃,高溫日數或超20天,多于常年同期;而嚴峻的是,7月降水預計偏少兩成,疊加梅汛期雨量總體偏少,發生氣象干旱風險高。這場曠日持久的高溫“大考”,正嚴酷檢驗著田間每一株作物。
如何為農作物降溫?金華市經濟特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張旭升指出關鍵:“高溫防御最主要的就是‘解渴’與‘遮陽’。”
金華市婺城區七彩天宏家庭農場在2024年引入的高壓霧化噴灌系統和水肥一體化系統在此刻大顯身手。“用水肥一體化系統澆水,四五分鐘就能搞定5畝地,不僅節省人力,而且能節水30%至50%。高溫天氣用高壓霧化噴灌系統降溫,輕輕松松降溫5℃~6℃。”農場負責人章紅亮告訴記者,他家的辣椒已基本收完,接下來正好休整土地。
不同于平地,山地溫差大,更需要精細管理。在金華市磐安縣尖山鎮的茭白基地,一項歷經20余年打磨的“彌霧降溫”技術正發揮作用——150米深的地下水經霧化噴向孕茭部位,循環噴灑間,局部溫度驟降7℃~10℃,有效破解了高溫導致孕茭停滯的難題。
此外,金華武義多處茶園已搭蓋遮陽棚架,幼齡茶樹行間鋪滿稻草,顯著降低土壤水分蒸發。磐安多處中藥材基地實施“錯峰灌溉”,喜陰藥材采用“遮陽網+霧噴”雙重防護。浦江多處葡萄園每2到3天在清晨或晚上進行灌溉,保持土壤濕潤,同時配合使用葉面肥,通過葉片的高效吸收,為葡萄植株及時補充必要的養分。食用菌生產更是精細入微,浙江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冷水循環系統全天候運行,加上移動制冷機,菇房溫度全天維持在20℃以下。
為幫助農戶科學應對,7月3日以來,金華市農技專家兵分多路,深入田間送“涼策”,截至目前,已累計派出專家服務組10批次。“雖然持續高溫對農作物生長構成挑戰,但只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應對措施,就可有效緩解高溫帶來的不利影響,切實保障農業生產穩定。”張旭升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