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將“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奉為圭臬,當部分人對西方模式不加批判地頂禮膜拜,崇洋媚外早已超越簡單的認知偏差,成為侵蝕民族精神的“軟骨病”。這種病態心理不僅扭曲個人價值觀,更可能消解國家發展的內生動力,必須以猛藥去疴的決心加以根治。
病癥蔓延:崇洋媚外的現實投射
在消費領域,部分人盲目追捧進口商品,即便國貨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仍固執地認為“洋品牌”自帶品質光環;教育層面,“唯海外學歷論”盛行,一些家長不惜傾家蕩產將子女送進國外普通院校,卻對國內優質教育資源視而不見;輿論場中,個別公知將西方制度包裝成“普世價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妄加批判。這些現象背后,暴露出崇洋媚外者對自身文化、制度、科技的不自信,如同精神上的“斷骨者”,喪失了獨立思考與客觀判斷的能力。
病因溯源:歷史創傷與現實沖擊的疊加
近代中國因閉關鎖國遭遇列強欺凌,百年屈辱史在部分人心中烙下“落后必挨打”的深刻印記,這種創傷記憶被放大為對西方的盲目崇拜。加之全球化進程中,西方通過文化輸出、媒體話語權構建,將自身包裝成“文明制高點”,從好萊塢電影到奢侈品牌,潛移默化地塑造著部分人的價值取向。同時,個別領域中外發展水平的客觀差距,也讓一些人選擇性忽視中國的飛速進步,陷入“只看不足、無視成就”的認知誤區,加劇了崇洋媚外心理的滋生。
刮骨療毒:重塑民族精神的免疫防線
根治崇洋媚外,文化自信是核心藥方。從三星堆青銅神樹的神秘瑰麗,到“天問”探火、“嫦娥”攬月的科技突破,中國五千年文明與當代成就的交相輝映,正是打破“西方中心論”的有力武器。通過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講好中國發展故事,讓民眾深刻認識中華文明的獨特價值與中國道路的實踐偉力,方能筑牢精神根基。
理性認知是關鍵手術刀。面對中外差異,既要正視不足、虛心學習,更要以客觀視角審視西方的缺陷。例如,西方所謂“民主”在選舉政治中淪為資本博弈,“自由”在疫情防控中演變為群體災難,這些現實案例足以戳破西方神話。通過建立批判性思維,引導公眾全面、辯證地看待世界,才能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認知陷阱。
制度保障是長效抗體。在輿論管理上,加大對惡意抹黑中國、美化西方言論的監管力度;在教育領域,完善課程體系,將中國發展成就融入教材;在社會層面,樹立科技報國、文化傳承的榜樣典型,讓“平視世界”的自信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
崇洋媚外的“軟骨病”非一日之寒,根治亦非一蹴而就。唯有以文化覺醒喚醒民族自尊,以理性認知破除迷思幻象,以制度建設鞏固價值導向,方能讓全體國民挺直精神脊梁,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自信前行。畢竟,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不僅要有鋼筋鐵骨的硬實力,更需百毒不侵的精神免疫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