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一位好友相邀,讓老葉寫一篇關于唐玄宗的文章。其實對老葉來說,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寫一寫的人。說起唐玄宗,不得不提他的一大家子皇帝。他本人是皇帝,他父親也是皇帝(唐睿宗李旦),爺爺是皇帝(唐高宗李治),奶奶也是皇帝(大周武則天),連伯伯都做過皇帝(唐中宗李顯)。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諱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順圣皇后竇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東都。性英斷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儀范偉麗,有非常之表。---舊唐書
李隆基小時候長得非常英俊,儀表堂堂,也很有大志向,經常對別人說自己要做曹操,雖然不被當時掌權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見。在他七歲那年,一次在朝堂舉行祭祀儀式,當時的金吾大將軍武懿宗大聲訓斥侍從護衛。
李隆基馬上怒目而視,喝道:“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訓斥我家騎士護衛!”隨之揚長而去,武則天聽說這件事,非常驚訝,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對他更加寵愛。
武則天去世后,當時的皇帝是唐中宗李顯。然而李顯此人懦弱無能,朝政大權都掌握在韋皇后手中。為皇后一直以她的婆婆武則天為榜樣,也想成為一代女帝。可惜空有當女皇的病沒有當女皇的命。
睿宗即位,與侍臣議立皇太子,僉曰:“除天下之禍者,享天下之福;拯天下之危者,受天下之安。平王有圣德,定天下,又聞成器已下咸有推讓,宜膺主鬯,以副群心。”睿宗從之。--舊唐書
剛和安樂公主毒死唐中宗李顯準備自己上位,就被一直在靜觀其變的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先下手為強,鏟除了韋皇后和她的黨羽,扶自己的父親唐睿宗李旦上位。參與消滅韋黨的功臣大部分都建議立李隆基為太子。李旦也就順水推舟,立了李隆基為太子。
李旦當上皇帝之后,太平公主一直自持擁立睿宗有功,也想學自己的母親武則天,經常有事沒事干預政事。又覺得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怕他妨礙自己以后行事,就想找機會另立太子。但李旦豈能不知道她的想法,早早就把皇位傳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登上皇位之后,太平公主仍然仰仗著之前積攢的實力專擅朝政,不肯放權。當時朝廷上有七位宰相,五位都是太平公主的門下,文臣武將也有一半以上依附于太平公主。但是太平公主畢竟不是皇帝,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慢慢支持李隆基了。
上位僅第二年,李隆基就密謀先下手為強,親自率領投靠他的人先殺左、右羽林大將軍常元楷、李慈,又擒獲了太平公主的親信散騎常侍賈膺福及中書舍人李猷,接著殺了宰相岑羲、蕭至忠,尚書右仆射竇懷貞亂中自裁而死。
太平公主見黨羽被誅殺殆盡,知道大勢已去,連忙趁夜里逃進佛寺,并派人聯系太上皇李旦。李旦出面請李隆基放過太平公主一命,被李隆基以太平公主造反為由造反拒絕,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
自此以后,唐玄宗李隆基才終于掌握了作為一個皇帝應該有的權力。這一年,李隆基把年號改為開元,表明了自己勵精圖治,要再打造一個輝煌大唐的決心。
李隆基雖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徹底鞏固了皇權,但當時不停的兵變,造成了國庫空虛,官員腐敗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李隆基表示提拔賢能人做宰相,選官都要先看人的才能。
在這方面,李隆基眼光精準,當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都是被他選中并重用的。除此之外,李隆基還專門親自去泰山舉行了封禪大典。
“十月辛酉,車駕發東都,百官、貴戚、四夷酋長從行。每置頓,數十里中人畜被野;有司輦載供具之物,數百里不絕。十一月,丙戌,至泰山下,己丑,上備法駕,至山下,御馬登山。留從官于谷口,獨與宰相及祠官俱登,儀衛環列于山下百余里。”--資治通鑒
當大隊人馬浩浩蕩蕩來到泰山西側的時候,突然東北風大作,從中午一直刮到晚上,隨從人員住的帳篷被風撕破,官員們亂作一團。大家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手足無措。
為了穩定人心,當時的封禪使張說不得不出來打圓場說:“大家不要慌張,陛下是天子,如今御駕出宮,定會驚天動地,這是東海之神來接皇上封禪的。”張說的搪塞,才使大家的心稍稍平靜下來,等來到泰山腳下,天氣果然變得好了起來。
但是到了晚上,天空突然又狂風大作,寒氣徹骨。天氣的再度變故,不禁使李隆基心神不寧。
他虔誠地向蒼天禱告:“我自己帝位以來,得到蒼天的佐助,國家昌盛,萬民安泰。我來登封泰山,本欲為萬民祈福,但是,如果是我本人有什么過失,不配來泰山封禪,請上天來懲罰我本人;如果是隨從的人員沒有福分參加封禪,亦請上天降罪于我,隨從的兵士和騎乘的馬匹確實受不了徹骨的寒風,請蒼天暫停風寒吧。”
李隆基祈禱之后,果然風靜樹止,山間的氣溫隨之轉暖。為了紀念這次成功的封禪,李隆基還親自撰寫了紀念泰山銘,刻在山頂大觀峰。
創造了開元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漸開始滿足了,沉溺于享樂之中。沒有了先前的勵精圖治精神,也沒有改革時的節儉之風了。特別是在最寵愛的武惠妃死后,居然搶了自己的兒子李瑁的妃子楊玉環。
為了這
楊玉環一上臺就雞犬升天。不但姐姐們都進宮封了夫人,就連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楊國忠都做上了唐朝宰相。甚至還收了一個節度使做干兒子。正是這個干兒子,讓楊玉環最終命喪自己的手中。
安史之亂大家都非常熟悉,這里老葉就不細說了。所帶來的影響非常深遠。自此之后,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和李隆基手中的開元盛世這樣的景象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再也看不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