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北美省錢快報APP,24小時滾動更新美國折扣信息+實用生活攻略!
猜你愛看
最近,一名新婚的外國丈夫很苦惱,在論壇上發帖吐槽:我剛娶了一位中國太太,本以為新婚很甜蜜,萬萬沒想到,她的一句話,讓我當場破防了。
我是德國人,36歲,前陣子剛和我現在的太太一位31歲的中國女生結婚。
本來以為婚禮過后,就是幸福生活的開始,結果沒想到,第一個難題來的比蜜月還快——錢的問題。
我們現在住在德國,不過很快就要搬去中國住幾年。婚前,我們就聊過財務安排:我負責支付所有生活開銷,她把自己的收入存起來,等以后買車、買房、大件開銷的時候再一起拿出來用。聽起來挺合理的吧?
我們還特意開了個聯名賬戶。每個月,我扣掉日常生活開支后,把剩下的錢全存進去。她呢,用這個賬戶付賬,但從來沒往里存過一分錢。
但我們有個共識——婚禮禮金不管誰家親戚送的,全都進聯名賬戶。畢竟婚禮是我們兩個人的事,所有來賓也是沖我們來的。
婚禮我全款支付了,花了大概2.7萬英鎊。我爸媽這邊親戚朋友給了大概2萬英鎊禮金,她那邊呢,給得更多,大概是我這邊的兩倍多。
結果呢?婚禮一結束,她突然不認賬了。
她說:“我這邊親戚給的錢比你那邊多太多了,全放進去不劃算。”
我建議她:“那你至少把一半放進去吧?”
她也不答應,說還是不公平。
我心想,好吧,以后我們要搬去中國,到時候我一個人掙錢,她可以不上班,專心學習或者找工作,我完全支持她。而且公司還會提供房子,等于我們每月支出又少了很多,我收入也漲——生活成本和收入比德國還寬裕。
但問題是,她對財務上的“共同承擔”完全沒有意愿。哪怕她已經存了很多錢,她也不肯松口。
甚至,她還提出要簽一份正式合同,寫明我沒有權利動用她在中國的任何財產。
我也不是不講理的人,這種安排我也基本都答應了。但我提出,那是不是我也能把我的房產獨立出來?她就堅決不同意了。
她說:“這在中國很正常。”
可每次我們聊到這些,最后都演變成吵架。
我是真心不明白,這真的算“正常”嗎?是文化差異,還是我太天真了?
如果你是我,會怎么做?
嗅到八卦的味道,網友們吃瓜的雷達動了。
為了你的下半生,不要和她生孩子。
我很遺憾承認,這些都是巨大的危險信號,最主要的是:她沒有履行承諾,沒有投入她承諾的資金。
大約20年前,我曾和一個中國女孩認真交往過。我們的關系因為謊言而結束,后來她又出軌了。之后,我和一位很棒的女人結婚15年了,她也是中國人。如果說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她誠實得有點過頭了,尤其是在金錢方面。
我曾經在美國賬戶里存了她父母的5萬美元,我們用這筆錢在美國買了一套公寓。我的收入也在這個賬戶里,直到十年后我花錢有點多的時候,她才要求動用這筆錢。我們之間會因為應該花多少錢而爭吵,但從未有過不信任,也從未因為各自擁有銀行賬戶而感到不自在。
你還需要考慮,中國男人結婚后通常需要為她家提供資金、一套公寓和一輛車。所以要考慮到這一點。她當然需要考慮你是德國人,以及你的文化規范。如果她做不到,情況只會變得更糟,。
小心套套被刺破
她和家人在中國會過上好日子,她會讓自己和家人發財致富,兄弟,你就拼命工作當牛馬吧。
中國人一回到中國,就會原形畢露。
哥們,你都36歲了,這當然不正常。你被騙了。我不敢相信你竟然娶了一個明顯對任何事都無法承諾的人。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不會這么做。
在你這個年紀,我想你已經注意到婚前的一些危險信號,但你卻視而不見。殘酷的現實是,你的伴侶很自私,總是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你已經接受了你還在為她付賬單的情況,還想和她一起搬到中國,相信我,情況只會越來越糟。這是末日的開始,要么減少損失,要么繼續茍延殘喘,直到失去包括理智在內的一切。
兄弟,拜托,千萬別在中國簽什么“合同”,這事兒一點都不正常。
趕緊建個你自己的私人賬戶,把你每個月的工資都轉進去,像守命一樣守住這筆錢。
她現在是想完全掌控你的經濟命脈——如果你一松口,她就真的接管你整個人生了。問題是,這得你點頭她才行。
記住,別把自己的人生拱手讓人。
婚姻應該是搭伙過日子,不是讓你進一個聽命式的制度。
我結婚八年了,說句掏心窩的:她這不是共建生活,而是想掌控你的一切,甚至可能把你一步步推進坑里。
別!讓!這!事!發!生!
現在就把聯名賬戶的錢取出來,存到你名下的賬戶里。她要是不配合,你也別輕易妥協。
當我的女朋友沒有得到她想要的東西時,她會在公共場合尖叫,然后倒在地上哭泣。
圖文無關,
圖片來自pexels,版權屬原作者
哈哈,這劇情真不新鮮了。
典型的老故事:一個太天真的外國小哥,不太了解中國的婚戀文化,就一頭扎進了這段看似浪漫、實則“套路滿滿”的婚姻里。
女方精明得很,一開始甜言蜜語,實則算盤打得飛快——金錢支持要到位,禮物紅包不能少,全家還得照顧到位,甚至可能想著在中國買房掛她名下。小哥自以為做得滴水不漏,是個好老公,其實人家就是在**“合法變現”**。
等她覺得“收割差不多”了,情感這塊突然就“變淡”了。然后就是老套路:提離婚,帶走財產,可能再順手撈一筆西方離婚法庭的財務分割,拍拍屁股回國,從此人間蒸發。
結果呢?
他人財兩空,還要慢慢接受現實:這段感情,從頭到尾,可能只是她通往更好生活的跳板。
唉,這種故事聽多了。
哇……聽起來真的挺糟心的。
我老婆也是中國人,我們現在住在中國。她收入也不錯,攢了不少錢,但我們從來不會去計較“誰出得多、誰出得少”這種事,所有開銷都是一起分擔的,生活就是搭伙過日子,錢也一樣。
她從來沒跟我爭論過錢,更沒提過要簽什么合同之類的。我個人覺得,結婚了還要搞“合約”來劃清界限,真的挺傷感情的。
說實話,我身邊的朋友也有很多中外夫妻,大家都挺現代化的,尤其是在大城市,很多人要么直接共享一切,要么至少會坐下來好好聊聊財務規劃,而不是一言不合就吵架,或者干脆回避所有金錢相關的問題。
你現在的狀況,說白了就是不太平衡,你承擔了大部分經濟壓力,她那邊卻在默默攢錢、積累資源,而且這些資源還完全脫離在你的掌控之外。
婚姻是雙向奔赴,不是一個人“出力”,另一個人“默默收割”。財務的信任,其實跟感情的信任一樣重要。你覺得別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如果她一邊拒絕溝通,一邊又心安理得地享受你提供的一切……那就真的不是“文化差異”那么簡單了。
真心希望你能理清思路,好好處理這件事
圖文無關,
圖片來自pexels,版權屬原作者
就隨便說點想法吧(我也是德國人,也娶了個中國太太),你講的這些讓我想起了身邊一些朋友的經歷,真的挺相似的:
首先,這種情況真的不算“正常”——不管是在德國還是在中國。
是的,世界上確實有一部分女人會這樣做,這不是“中國特有”。
說句可能不中聽的實話:你娶她可能是因為她的外貌,她嫁你,或許真的是沖著錢來的。
換作是我,我絕不會跟她簽任何有關金錢、資產、房產的協議。
還有一點我覺得特別重要,關于你要去中國工作的事,我想問你幾個問題:
你的中文夠用嗎?我不是說點菜、買東西那種,而是能不能真的用中文去處理生活里的麻煩事?
你了解中國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嗎?不是那種“外國人在中國”的生活,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式日常。
離開了她或公司幫忙,你能自己搞定在中國的一切嗎?比如手機卡、銀行賬戶、簽證、租房,甚至找人修馬桶。
如果這三個問題你有一個答案是“不是”,那我真的建議你三思而后行。
因為在中國,她有本地化優勢。她語言通,熟悉流程,有資源,知道怎么處理各種人情世故。你如果跟她有矛盾,說難聽點,她真想收拾你,完全有空間操作。
我見過的一個例子就是:男方的錢買了房,結果房本寫的是女方一個人,理由是“在中國就必須寫一個人名字”,但這根本不是真的。然后女方開始故意挑事,逼到男方受不了,簽下各種文件,最后和平離婚,看似皆大歡喜,但實際上男方人財兩空,輸得很徹底。
這些不是我瞎編的,而是我親眼看過的一些德中婚姻,在中國外派期間發生的真實案例。
不是我想唱衰一段關系,也不是說中德婚姻一定就會出問題。我認識很多德國人,他們和中國配偶的婚姻很正常,按德國的標準來看也很平等、舒服。
但像你這種情況……對不起,我只能說:趁早止損,別再心存幻想,覺得過段時間她會“好起來”“恢復正常”——不會的。
希望你能認真考慮自己的處境,也希望你未來一切順利。
抱歉啊兄弟,我的經歷跟你真的挺像的。
我之前和一個上海女生在美國同居了兩年,后來結婚。她當時已經有美國護照了,但從結婚那一刻起,一切都變了,尤其是關于錢的事情。
兩年后,我們離婚了。
她以前經常開玩笑(我當時以為是玩笑)說:“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我第一次聽她這么說的時候還差點笑出來——因為她英語不太好,我以為她是想說“我的是我的,你的是我們的”。
但后來我發現,她就是這個意思:所有的東西都是她的。
我當時在舊金山做技術崗,收入挺高的,而她完全不用工作。
她也常說:“嗯,中國就是這樣的。”
我還得不止一次提醒她:“我們現在是在美國。”
我知道我這些話可能幫不了你什么,但既然你問“這是不是正常”,我只能說——我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
希望你一切順利,真心祝你好運。
本文由北美省錢快報小編整理,圖片及信息來自reddit,版權屬于原作者。本文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否則將追究責任。
THE END
撰稿/責編:Shirmy
及時止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