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測評多家快遞公司時發現,半數快遞企業在續重收費中存在“向上取整”行為,有快遞員稱“2.1公斤也算3公斤(收費)”。對此,一些快遞行業業內人士認為,“向上取整”是行業慣例;快遞包裹數量巨大,通過“取整”方式,能夠降低計費復雜度、節約成本、減少風險。但于法于理,這種說法都站不住腳。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消費者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新版《快遞服務》國家標準規定,快遞服務主體應使用秤、卷尺等計量用具測量快件的實際重量和體積重量,確定正確的計費重量;計費重量以千克為單位,保留小數點后至少1位。一些商家對這些規定熟視無睹,既不提前告知消費者計費規則,也未征得消費者同意,單方面執行“向上取整”,明顯違背了公平、誠信等原則,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當前,隨著電子計費、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顯著降低了快遞物流業計費的技術門檻和成本??爝f企業完全可以在不過多增加成本的情況下,采用更精確、更符合實際的計費方式,例如通過升級計費系統,采用智能稱重設備自動讀取物品重量,實現更精準計費。
“向上取整”這類行業慣例,本質上是一些企業單方面設定的“利己條款”,不利于市場交易的公平,還會降低消費者對行業的信任度。破除這一潛規則,既是消費者的心聲,更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為此,需要監管部門、企業、消費者多方發力。市場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要加強監督和引導,開展專項治理,實行動態監測,重點核查企業計價系統算法邏輯與計價收費規則,對違規計費的企業予以查處并責令整改。快遞企業則需回歸服務本質,依法依規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費標準,主動公示稱重設備校準記錄與計費規則等,接受社會監督。消費者如遇不合理計費行為也應主動維權,倒逼行業整改。
計費零頭雖小,卻是丈量市場交易公平的一把標尺。隨著電商和物流業快速發展,消費者對快遞服務要求越來越高,計費精細化透明化是大勢所趨。快遞企業須堅守公平誠信經營,并通過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優化運營效率增強自身競爭力,真正贏得消費者信任,推動行業行穩致遠。(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徐 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