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邵樂希 鄭星
實習生 葉婉婷 劉羽菲 韓思琦
“含淚轉讓、內部人員、官方售票渠道……這些都是騙子的常見話術,大家在購買演唱會門票時一定要擦亮雙眼!”7月5日上午,武漢科技大學青山校區的羽毛球場內人頭攢動,一場由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武漢化學工業區分局)(以下簡稱分局)與校方聯合開展的“防詐禁毒宣傳進校園”活動正在火熱進行,高溫絲毫沒有阻擋師生們的參與熱情。
“同學們,就在上個月,武漢市某高校一名學生遭遇了冒充客服退款詐騙,損失了近萬元。”活動一開始,分局刑偵大隊輔警胡思敏介紹的案例瞬間吸引了全場注意,他結合2025年電信網絡詐騙十大典型案例,尤其是發生在武漢科技大學及周邊高校的真實案件,深入剖析了“刷單返利”“注銷校園貸”“冒充熟人”等針對大學生群體的高發騙術。
“國家反詐中心電話是多少?”“有人自稱公安民警打來電話,要求轉賬,同學們應該怎么辦?”“幫信罪的全稱是什么?”……隨后,一場緊張的限時搶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面對刑偵大隊民警黃道袁拋出的問題,大家紛紛舉手搶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問題的設置都是圍繞大學校園常見的詐騙類型而“量身打造”,“沉浸式”的互動讓反詐知識深深印入師生腦海。
“這種偽裝成跳跳糖的毒品,遇水即溶且無味,極易被混入飲料。”禁毒宣傳展臺邊,分局禁毒大隊民警劉聰正手持仿真模型,向圍攏的師生們揭示新型毒品的偽裝套路,“吸食‘笑氣’會導致脊髓神經不可逆損傷,終生癱瘓的案例絕非危言聳聽;而偽裝成電子煙的毒品,一次嘗試就可能墜入深淵!”隨后,民警結合身邊觸目驚心的真實案例,向師生們講述毒品對個人健康、家庭幸福和前途命運的嚴重危害,大家紛紛表示要提高辨別能力,以實際行動筑牢校園禁毒安全屏障。
“我想把戶籍從外省遷到武漢來,需要多久呀?”“我馬上就要畢業了,戶口之前在學校,畢業后要怎么遷出呢?”場地的另一端,戶政業務辦理咨詢區同樣火爆。政務服務大隊大隊長陳紅艷、民警韋鈺就師生關心的居住證辦理、大學生落戶等政策作出了詳細解答。
“報考人民警察崗位需要啥條件呀?”“警察工作是不是特別辛苦?”“你們出任務時怎么保護自己?”……面對同學們五花八門的問題,民警們幽默又耐心地一一解答,還有同學在現場表達對民警的關心,“你們在保護我們的時候,也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有你們在,我們很安心……”
活動最后,在民警的引導下,現場師生們莊重地在《防騙告知書》上簽名,并在“共建無詐無毒校園”的承諾橫幅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許下守護校園純凈的堅定諾言,活動也在警校雙方合影中落下帷幕。
青山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精準聚焦高校師生安全需求的宣傳活動,是深化警校聯動、共筑平安校園的關鍵舉措。未來將持續創新宣傳形式,提升校園安全教育的覆蓋面和有效性,全力守護青年學子的身心健康與美好未來。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