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常在一些以清代宮廷為題材的影視劇中看到,只要是皇帝的女兒都被稱作“格格”。而中國歷史上其他朝代的皇帝,其女兒一般都被稱作是“公主”。
那么,格格和公主在身份上有哪些區別呢?
“格格”原本是滿洲語,翻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原本是對清朝貴族之家女兒的稱謂。
清朝的前身后金初年,國君、貝勒的女兒或一般未嫁之婦女均可稱為“格格”,無定制。直到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后,開始仿明制,也規定把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并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
由此一來,清太宗皇太極以后,“格格”就成了王公貴族之女的專稱。所以,現在影視劇中把皇帝之女稱作“格格”是不準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