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大家族,差點被雍正滅族,百年后該族名人輩出,影響半部近代史。
人常說伴君如伴虎,前一秒萬般寵愛,下一秒可能墮入地獄。
雍正四年,也就是1726年,雍正特地委派他為江西鄉試的正考官。
所謂的正考官就要負責出題。
能被皇帝委派擔任出題的考官,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與寵愛。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欲讓其滅亡,必讓其狂。
這位正考官所出的題目是:維民所止。
圖|查嗣庭
其實“維民所止”出自《詩經·商頌·玄鳥》。
這位正考官出這道題的本意是:讓考生談一談對國家疆域與民眾居所關系的認知。
誰知,被奸臣誣告,斷章取義說是對雍正的詆毀。
其中“維”和“止”兩個字恰好是“雍”和“正”兩個字去掉頭筆畫,被解讀為“雍正無頭”。
該正考官沒想到前一秒還深受寵愛,下一秒就被下獄。
這位正考官名叫查嗣庭。
查嗣庭是清康熙四十五年也就是1706年中的進士,中第后他先后擔任過翰林院的編修,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職務。
因文字獄下獄時,他已經為官20年,算是職場老油條,怎么會干出這樣被滅族的蠢事。
只不過是伴君如伴虎。
查嗣庭因“大逆不道”的罪名要被凌遲處死或者戮尸砍頭,但他在獄中病死,免去了凌遲,卻被戮尸砍頭。
他的親屬五服之內有的被殺,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捕。
如,他的兄長查慎行,因受牽連被定為“家長失教罪”,被逮捕入京,一年后雖然被釋放,但因想不通就郁郁而終了。
經此劫后,查氏家族的一些能人都開始另尋門路——棄政從商。
查嗣庭的“江西科場試題案”被稱為雍正初年最大的一起文字獄。
當然,據《海寧文史資料》記載,查嗣庭陷入文字獄的關鍵是站隊問題,他附于隆科多,而隆科多早年又做過皇八子的幕僚,皇八子當年還和雍正爭過皇位。
果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說白了這就是雍正鏟除異己的手段。
直到1754年,也就是清乾隆十九年,關于曬家的那場文字獄已成過往后,才有人中進士。
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場文字獄還讓曹雪芹一家受到牽連,因為雍正年間,曹雪芹的父親擔任江寧織造,與查家交往密切。
曹雪芹家道中落后,家里人又將年幼的曹雪芹托付給了水西莊查家。
因查家分南北支,南支的查家也就是浙江海寧的查家敗落,但北查在北京和天津以經營鹽業為生,波及面小。
水西莊是查家的私家園林,因為江南的文人才子在水西莊客居過,還曾舉行過一千多場詩會,被稱為文化大觀園。曹雪芹當時就在水西莊避難。
水西莊對曹雪芹的影響還是很多的,《紅樓夢》中大觀園的詩會,賈元春進宮成為元妃,對軒館的命名,都多多少少受到水西莊的影響。
雖然南查暫時敗落,但成就了《紅樓夢》這部文學名著,也算是功德一件。
在科舉廢除后,查家也出過許多人才,有教育家查良釗、實業家查濟民、法學家查良鑒等。
十九世紀初,海寧查家十七世孫,以經營鹽業起家,其家族遷居天津,在天津有著“遮(查)半天 ”的稱號。
近現代,查家也是名人輩出,如查良鏞也就是金庸,開創了武俠小說的先河;徐志摩也與查家有關系,徐志摩的姑姑是金庸的母親,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是近代新月詩的代表;再就是今年出現在高考題中,難倒眾考生的穆旦,原名查良錚,與金庸是堂兄弟關系。
就連錢學森、瓊瑤都與查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錢學森是金庸的表姐夫,金庸是瓊瑤的表舅。
查家后人還有很多,但這些人在近現代史上已經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可以說影響半部近代史。
也許有人會說,名人的后代還是名人。
當然也不無道理。
因為環境可以影響人,環境也可以塑造人。
查家雖然在雍正年間遭受了文字獄的侵害,差點被滅族,但查家仍然將讀書作為第一家訓,這對查氏后輩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無論何時,讀書都是第一義。
喜歡就點擊“黎庶文史”卡片關注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