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過繼”,即過門繼承。一般是“近房”(或血近房)之間的做法。發生在我的家庭的此事便能說明一切。
我小時候總很納悶,為何我父親總稱我奶奶為“二大”(“二大娘”),而總稱我隔院的三奶奶為“娘”?后來我才知道,我的父親就是“過繼”到他二大娘(二大伯)家的。
我的曾祖父這個分支家族有三個兒子,相鄰毗居三個院子。老大居中、老二居右、老三居左。我的這個祖父(老二)家一生五個女兒,沒有兒子。那時各家都有十多畝土地,當屬中等偏上農戶,這在私有制農家可不行,一個農戶沒有兒子就是沒有接手,后繼無人那。當然可以畄下一個女兒招上門女婿。但鄉下人會排外,視“倒插門”的女婿為“外來人”,所以對本家業發展不利。我的這個奶奶很是心胸寬闊和要強,在爺爺早逝后她含辛如苦將五個女兒養大,不等嫁完,就下決心將老三家的大兒子“過繼”來當兒子。這在當時是很值得稱贊的!
聽說父親是“過繼”到二大娘家結婚成家的。后來五個姑姑都相繼出嫁離家了,有的還隨陪了土地。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祖輩沒文化、專心修地球。”是對我父親及以上世代鄉下老農的真實寫照。
父親作為“當立“的接手人,誠實勤懇、吃苦耐勞、勤儉持家,使這個家庭逐步興旺起來;到了1956年“合作化”土地歸公后,又是生產隊分管耕種的老把式。五個姑姑家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接濟。有一年二姑家要置買新式縫紉機做裁縫生計,父親將一年中推粉喂大的大肥豬賣的百元錢一把借資給了他們家。我的這個奶奶為此很是滿意,她老人家活到了九十多歲算是高壽。
說來也巧,我的外祖母后來也“過繼”了他的老大家的大孫子。
話題轉到我外祖父早年離世,外祖母只有我母親一個獨生女,還吃力的經營著十多畝地。她也不愿招上門女婿,盛妝將我母親嫁出后,學著我奶奶欣然將老大家的大孫子“過繼”來當“兒子”養。按理說應該培養的他當個農民好把式經營這個家業,可她竟送他去上了解放后的新式學校。作為一個鄉下老奶奶這難道不令人敬佩嗎!
我的這位表哥在求學中雖遇到諸多困難,但他聰明奮發,一舉考上縣重點高中并南京工學院,畢業分配在北京中央氣象局后任人事處長。
為此,我另有一文《一個大學生的艱難經歷》(故下文省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