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大一統王朝,明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清朝建立之后的第九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自盡,在明朝滅亡后,明朝的臣子都盼望有新的天子能夠進入北京。
當時的明朝臣子都以為李自成就是那個命定之人,只是沒想到李自成進入北京城之后就縱容手下將領劫掠,不久之后又因為李自成和吳三桂的恩怨,令李自成退出北京。
在1636年到1644年這段時間,清朝也發生了很多事件,其中一件就是多爾袞和豪格的恩怨,并扶持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登基,福臨登基后命多爾袞南下入關。
順治元年,清朝順利入關,在清朝入關后,明朝亡國之臣就投降了,其中有一個漢人臣子就對清朝非常的獻媚。
這個人就是來自山東淄博的孫之獬。
孫之獬在天啟七年入了官場,在魏忠賢當權期間孫之獬充當爪牙,干盡壞事,明朝滅亡后,清朝入關多爾袞下剃發令,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發,衣冠悉遵本朝制度”。這是清朝進入北京后正式下達剃發和易衣冠的法令。
孫之獬為得滿清歡心,有心“標異而示親”。一日上朝時他變得“煥然一新”,不但剃了發,留了辮,還改穿了滿族官吏的服裝。當時,朝臣分滿漢兩班,上朝的時候,滿班大臣說他是漢人,不許他入班;漢班大臣說他是滿人打扮,也不要他。徘徊于兩班之間的孫之獬進退不得,狼狽萬狀。
此事之后的順治二年,孫之獬上報清廷,要讓清廷十日之內完成剃發令,不料這個要求徹底激起民憤。
順治三年,山東正值謝遷起義時,孫之獬衣錦還鄉,不料被山東百姓團團圍住,孫之獬不解百姓為何如此?憤怒的百姓聽不進任何解釋,對他破口大罵。
還把孫之獬綁了起來,對他拳打腳踢,山東臨沂的百姓不解恨,就讓起義軍折磨孫之獬,最后把他殺害,孫之獬被殺后其身體被百姓肢解。
孫之獬死后,清廷得知后沒有任何體恤,顧炎武聽說后寫下《淄川行》:張伯松,巧為奏,大纛高牙擁前后。罷將印,歸里中,東國有兵鼓逢逢。
鼓逢逢,旗獵獵,淄川城下圍三匝。圍三匝,開城門,取汝一頭謝元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