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2年7月6日(一說7月17日),在宮廷政變中被妻子廢黜不足一個月的前沙皇彼得三世,突然神奇離世,年僅34歲。
彼得三世
彼得三世·費奧多羅維奇(俄語:Петр III Федорович,1728年2月21日-1762年7月6【17】日),原名卡爾·彼得·烏爾里?!ゑT·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戈托夫(Karl Peter Ulrich von Schleswig-Holstein-Gottorf),史稱彼得三世(英語:Peter III),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一位沙皇,俄羅斯帝國第七位皇帝。
彼得三世
彼得三世出生于荷爾斯泰因公國,幾乎不會說俄語,是荷爾斯泰因-戈托夫公爵卡爾·弗里德里希和彼得一世的女兒安娜·彼得羅芙娜之子,彼得大帝的外孫。彼得三世因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女皇無嗣,在1742年被挑選成為俄羅斯皇位繼承人。同時,他因為父親是瑞典國王卡爾十一世的外孫,也被瑞典選為王儲,但因彼得已成為俄國皇儲,瑞典只得作罷。
1762年成為俄羅斯沙皇。他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德意志人沙皇,本人幾乎不會說俄語。其統(tǒng)治時期,普魯士勢力在俄羅斯宮廷的影響達(dá)到頂峰。
彼得三世即位后,結(jié)束了“七年戰(zhàn)爭”,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和談,強迫軍隊普魯士化,還解除了貴族的服役義務(wù),停止對東正教舊禮儀派信徒的迫害。他出身于德國的荷爾斯泰因家族,將其利益置于俄羅斯國家利益之上,引起了俄羅斯神職人員、貴族和軍人的反感。僅做了六個月的沙皇,他就在妻子葉卡捷琳娜(后為葉卡捷琳娜二世)發(fā)動的宮廷政變中被推翻,一個月后離奇死亡,年僅34歲。在葉卡捷琳娜統(tǒng)治期間,有大約40人冒充彼得三世,最著名的是普加喬夫。
彼得三世
同年生活,抵達(dá)俄國
1728年2月10日,彼得三世出生于德國北部荷爾斯泰因公國的港口城市基爾。除了擁有俄國皇位繼承權(quán),他還是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的姐妹的孫子,擁有瑞典王位繼承權(quán)。起初他是被父親和父系親屬當(dāng)作瑞典王位繼承人來培養(yǎng)的,信奉路德派基督新教,學(xué)習(xí)瑞典語和拉丁語。
彼得出生后不久,他母親就因感染風(fēng)寒而去世。他的父親卡爾·弗里德里希試圖奪回石勒蘇益格領(lǐng)地,后者在大北方戰(zhàn)爭期間被瑞典占領(lǐng),并且根據(jù)1720年的《腓特烈堡條約》被瑞典轉(zhuǎn)交給丹麥。荷爾斯泰因公國既沒有軍事實力,也沒有財力,要奪回石勒蘇益格,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瑞典或俄羅斯身上。1732年,在丹麥的同意下,俄羅斯和奧地利政府簽署了一份政令,要求卡爾·弗里德里希公爵放棄其在石勒蘇益格的財產(chǎn)權(quán),并支付巨額贖金??枴じダ锏吕锵嗳痪芙^了這一提議??枴じダ锏吕锵0鸦謴?fù)公國領(lǐng)土完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兒子身上,從小就向他灌輸了復(fù)仇的想法,開始以正統(tǒng)的普魯士軍事方式撫養(yǎng)兒子??枴け说?0歲時被授予少尉軍銜,此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成為一個軍事愛好者。
11歲時,卡爾·弗里德里希去世了,彼得成了孤兒。他從小就體弱多病,膽小怕事,精神脆弱,熱愛音樂和繪畫。他害怕炮火,卻崇拜一切軍事事物。他所有雄心勃勃的夢想都與軍事有關(guān)。就性格而言,彼得并不邪惡,但常常表現(xiàn)得頭腦簡單,喜歡撒謊和胡思亂想,還從俄國學(xué)會了酗酒。
1741年,彼得大帝的次女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成為女沙皇。由于膝下無子,她決定收養(yǎng)自己的外甥彼得為繼承人。1742年2月5日,彼得安全抵達(dá)首都圣彼得堡的冬宮,伊麗莎白女皇欣喜若狂。4月25日,伊麗莎白與她的外甥在莫斯科進行加冕典禮。
1742年11月,沙俄宮廷為彼得舉行儀式,宣布他公開皈依東正教。一個月后,瑞典代表團抵達(dá)俄羅斯,提議他做國王弗雷德里克一世的繼承人,在未來接受瑞典王位。但是,現(xiàn)在接受未來的瑞典王冠為時已晚。他的叔叔、荷爾斯泰因的阿道夫·弗雷德里克成為瑞典王位的繼承人,而不是他。
1751年,當(dāng)彼得得知他的叔叔正式成為瑞典國王時,抱怨道:“他們把我拖進了這個該死的俄羅斯,在這里,我過得像個囚犯一樣,而如果他們還我自由,現(xiàn)在我將坐在文明人民的王座上?!?/p>
叛逆的王儲
1745年,彼得與他的遠(yuǎn)房表妹索菲亞·弗雷德里卡·奧古斯塔·馮·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多恩堡結(jié)婚,新娘改名葉卡捷琳娜,也皈依了東正教。她就是未來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
夫妻二人的關(guān)系,從一開始就并不順利。直到1750年代初期,他們都沒有夫妻之實。但后來彼得接受了某種手術(shù)(據(jù)葉卡捷琳娜本人在回憶錄中暗示,大概是包皮環(huán)切術(shù))。此后,葉卡捷琳娜于1754年生下了兒子保羅,未來成為沙皇保羅一世。
保羅一出生就從父母身邊被帶走,由女皇伊麗莎白親自撫養(yǎng)他長大。然而,彼得對他的兒子從來不關(guān)心,也越來越遠(yuǎn)離他的妻子。相反,情婦伊麗莎白·羅曼諾芙娜·沃龍佐娃成為他的最愛。為維護自己在宮廷里的地位,葉卡捷琳娜極力收買人心,用金錢和權(quán)力編織人際網(wǎng)絡(luò),為日后奪權(quán)做了鋪墊。
在俄羅斯度過的這些年里,彼得沒有興趣了解這個國家、它的人民和歷史;他甚至從未學(xué)過俄語,說的很少而且很差。他不情愿地改信了東正教,在教堂禮拜期間表現(xiàn)得不恰當(dāng),不遵守齋戒和其他儀式,引起神職人員的不滿。與此同時,他公開批評俄羅斯政府的決策,并在“七年戰(zhàn)爭”期間公開表達(dá)了對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同情。有傳言說他任由普魯士公使發(fā)號施令,為腓特烈二世“通風(fēng)報信”。
彼得的挑釁行為,不僅在宮廷中廣為人知,而且流傳到宮外去,令皇室顏面大損。然而,女皇盡管對外甥的敵意與日俱增,但還是選擇容忍,因為他是自己的血親和親自挑選的繼承人。
登上皇位,政變死亡
1762年1月5日[俄歷1761年12月25日],伊麗莎白女皇去世,彼得登上了皇位。
由于對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武功崇拜得五體投地,他剛即位便停止了于俄羅斯有利的七年戰(zhàn)爭,與腓特烈訂立了攻守同盟。這個行為被稱為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跡,讓普魯士起死回生,逃過一劫。彼得三世不僅不進攻普魯士,反過來命令年前攻占普魯士首都柏林的切爾尼謝夫?qū)④娐暑I(lǐng)兩萬俄軍援助普魯士,在腓特烈的麾下對奧地利作戰(zhàn)。彼得本人甚至表示過在腓特烈麾下作戰(zhàn)的愿望。
彼得三世宣告解除貴族的服役義務(wù),停止對非東正教信徒的迫害。可是由于沒收修道院領(lǐng)地,強迫軍隊普魯士化,對外把自己出身的荷爾斯泰因家族的利益置于俄羅斯國家利益之上,他引起了俄羅斯僧侶階級、貴族和軍人的反感。
彼得三世曾多次表示,他要與妻子離婚,以便迎娶他最喜歡的情婦伊麗莎白·羅曼諾芙娜·沃龍佐娃。面臨被廢和被逮捕的危險,葉卡捷琳娜決定伙同近衛(wèi)軍發(fā)動政變。1762年6月28日,彼得三世在宮廷政變中被妻子(葉卡捷琳娜二世)廢黜 。妻子直接登基稱帝,成為俄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大帝”,更是普京的偶像,史稱葉卡捷琳娜大帝,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羅斯帝國第八位皇帝。其才干與名氣也聞名海內(nèi)外,成為俄羅斯人心目中和彼得一世齊名的英主。
彼得三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6月29日,被廢黜的皇帝被阿列克謝·奧爾洛夫率領(lǐng)的衛(wèi)兵押送到距圣彼得堡30英里的羅普沙,一周后的7月6日去世。根據(jù)官方說法,死因是痔絞痛,長期飲酒和腹瀉會加重病情。在葉卡捷琳娜下令進行的尸檢中,發(fā)現(xiàn)彼得三世有嚴(yán)重的心臟功能障礙、腸道炎癥和中風(fēng)的跡象。但是,很多人都認(rèn)為彼得三世被暴力殺害,阿列克謝·奧爾洛夫被指責(zé)為兇手。
葉卡捷琳娜在位時期治國有方、功績顯赫,使當(dāng)時的俄羅斯成為了歐洲強國。統(tǒng)治期間,俄羅斯向西南擴張,在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中取得右岸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部分地區(qū),對土耳其作戰(zhàn)取得黑海沿岸地區(qū)與克里米亞和庫爾蘭部分地區(qū),又企圖侵占中國黑龍江流域。
1796年女皇帝葉卡捷琳娜死后,夫妻倆的兒子保羅登基為全俄羅斯皇帝保羅一世。因為保羅一世的相貌與性格極端酷似其父,不久就在1801年被反對派暗殺(被人用枕頭悶死),俄羅斯皇帝之位由葉卡捷琳娜親自撫養(yǎng)的長孫亞歷山大一世(保羅一世的長子)繼承。
編輯 | 臥闌聽魚
文獻資料 | 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