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重慶一鄉(xiāng)村小學里發(fā)生了一件怪事……
一名鄉(xiāng)村老師正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們都在下面認真聽講。當老師轉(zhuǎn)身在黑板上書寫時,卻突然聽到下面有學生發(fā)出一聲聲尖叫。
老師轉(zhuǎn)身望去,卻發(fā)現(xiàn)學生亂作了一團,目光齊刷刷看向過道。
只見過道那趴著一名男孩兒,全身不斷地顫抖著,嘴里發(fā)出一聲聲類似狗吠的低吼聲,同時臉上露出一種似哭似笑的神情……
看到這一幕,老師急忙安撫受驚的學生,同時趕緊招呼班上另一名男生去到小男孩兒家里報信,讓其父母將孩子接走。
這個男孩兒為什么會趴在地上學狗叫呢?其中有何隱情?小男孩兒后來怎樣了?
小男孩兒名叫王超,平??雌饋碛行┠驹G,性格也比較內(nèi)向,但就是這么一個其貌不揚的孩子,一提到他的名字,當?shù)貨]有人不知道的。
王超之所以這么出名,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他出生得比較晚;其二,原先的王超可不像現(xiàn)在這么木訥,看起來呆呆的,他當時可是當?shù)爻隽嗣摹吧裢薄?/p>
出生比較晚?“神童”?這到底怎么解釋呢?
當年,王超的父親王成和妻子結(jié)婚多年,卻始終沒有生下孩子。頭兩年,他們家,包括周圍鄰居都覺得沒什么,可時間一長,周圍與王成同年的人都有了孩子,獨王成家沒有動靜。
農(nóng)村人對于傳宗接代的執(zhí)念很深,見兒媳肚子一直沒動靜,王成母親急了。
老人家到處尋訪“名醫(yī)”,找來各種“土方子”,熬湯煎水的想讓兒媳服下。
王成妻子一直懷不上,心里自然很愧疚,面對婆婆遞過來的那一碗碗黑湯烏水,盡管她有些不愿意,但還是捏著鼻子喝了下去。
沒想到,“土方子”也喝了,王成媳婦兒仍舊沒有懷上,這讓王家人苦惱不已。
最終,在王成父親的提醒下,王成便帶著妻子一起去了鎮(zhèn)衛(wèi)生院,想要查查是不是兩口子患上了什么不能生育的毛病。
結(jié)果衛(wèi)生院的人檢查后告訴夫妻倆,他們的身體都很健康,是具備生育條件的,醫(yī)生只讓他們保持平常心,好孕自然會來。
話雖如此,之后又過了兩年,王成妻子的肚子仍舊沒什么動靜。
在農(nóng)村,但凡哪家媳婦嫁過來超過3年沒有生育就會受人道論,況且王成妻子嫁過來都不止3年了,也因此,“王家娶了個不會生育的媳婦”的消息不脛而走,周圍幾個村莊都知道了王家的事。
有人甚至私下勸王成,“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讓他趕緊換個會生孩子的媳婦,但王成并沒有理會。
王成和妻子是自由戀愛認識的,兩人感情很深,自然不會聽信他人閑言離婚。
可農(nóng)村人總喜歡叨東家長說西家短,因不想一直被人指指點點,于是在1992年春天的時候,王成帶著妻子一起去江蘇打工了。
說來也怪,王成妻子在鄉(xiāng)下老家一直沒懷上,當夫妻倆來到江蘇不到半年時間,他妻子就有孕了。
得知這一消息的王成喜不自勝,同時,他也在心里暗嘆:幸虧當初沒聽街坊的話輕易和妻子離婚。
由于妻子有孕,次年一開年,王成就獨自去江蘇打工了,留妻子在老家養(yǎng)胎。
王成父母見兒媳肚子一天天大起來,心里美滋滋的,特別是王成的母親,生怕自己未來的孫子營養(yǎng)跟不上,隔三差五給兒媳燉各種營養(yǎng)湯。
幾個月后,王成妻子順利誕下了一名男嬰,這個男嬰就是后來的王超。
王超出生后,被王家人寶貝得不行,王成的父母都很寵愛這個孫子,因為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王成妻子自然也疼愛得不行。
雖然王成也愛孩子,但是他始終堅信一個道理,愛和溺愛是兩碼事,于是,他經(jīng)常引導幾個月的兒子做各種稀奇古怪的表情,甚至引導他開口說話。
可能是孩子天資聰穎,也可能是王成引導有方,一般的孩子三個月翻身,六個月會獨自坐著,九個月會自己爬行,但王超每個階段的動作都比一般孩子要早很多。
最明顯的是,很多孩子一歲多還不會說話喊“爸爸媽媽”這些,而王超在十個多月的時候就能說許多日常常用語了,喊“爸爸媽媽”那些對于王超來說更是小兒科。
更讓人嘖嘖稱奇的還在后面……
王成見兒子王超開口早,便想著早點讓他接觸一些古詩詞,本來王成只是想耳濡目染一下兒子,壓根就沒指望王超能背下來。
結(jié)果,王成只在兒子王超面前念了幾遍,王超就能獨自背誦了。
雖然都是些簡單的五言詩,但是王超機敏的表現(xiàn),還是讓王成大吃一驚,同時他也竊喜不已。
趁熱打鐵,王成又挑了幾首著名的五言詩,也是跟著簡單朗讀了幾遍,王超就都記下了,經(jīng)過幾天的鞏固,能達到流利背誦的地步。
這一幕被王超的奶奶看到了,她連連驚嘆,要知道,當時王超也不過一歲出頭的年紀,別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時,別說背古詩了,就連說話都是問題,但王超卻做到了。
據(jù)后來王超的父親王成回憶,當時王超能背誦10來首簡單的唐詩,而且在背誦過程中幾乎不需要人提示。
不僅如此,王超還能自如奔跑,這讓周圍那些都快2歲走路還不穩(wěn)當?shù)暮⒆拥募议L艷羨不已。
能說會走,還會背古詩,大家都說王家出了個“神童”,就這股聰明勁兒,好好培養(yǎng),將來不是當大老板就是當大官。
這話說得很漂亮,王家人也很愛聽,也因此,王成在驕傲自豪之余,也有了下一步的打算。
一番商量后,王成和妻子決定不出去務工了,留在老家種些田地,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培養(yǎng)王超了。
轉(zhuǎn)眼又過去了一年,就在夫妻倆討論以后讓王超上清華好還是北大好的時候,王超那邊卻發(fā)生了一些狀況……
那天,王成在院子里修理農(nóng)具,過程中,他需要用到老虎鉗,而老虎鉗在客廳的抽屜里。當時王超就在旁邊玩耍,王成想偷個懶,便讓王超幫他去拿。
結(jié)果,王超空手去又空著手回來了,他告訴王成,抽屜里并沒有老虎鉗。
也就在這時,王成隱約感覺到了一些不對勁……
王成感到不對勁的地方倒不是王超沒有找到老虎鉗這事兒,卻發(fā)現(xiàn)王超在訴說自己沒找到老虎鉗的過程中居然有些結(jié)巴。
一開始,王成還以為是王超沒找到老虎鉗怕自己責怪他,進而有緊張害怕的情緒,所以說話有些結(jié)巴。
但過了一段時間,王成發(fā)現(xiàn)王超說話結(jié)巴的頻率越來越高了,明明很簡單的一句話,也沒人逼迫恐嚇他什么,他說話就是有些結(jié)巴。
王成便詢問母親,是不是這段時間帶孩子接觸過說話結(jié)巴的人,因為哪怕說話不結(jié)巴的人,只要和說話結(jié)巴的人頻繁接觸,也會受其影響。
王成母親則表示,村里并沒有說話結(jié)巴的人啊,而且最近也沒說話結(jié)巴的外鄉(xiāng)人進村。
母親的話讓王成陷入了沉思,與此同時,他的家人也對王超說話有些結(jié)巴這個問題產(chǎn)生了疑惑。
然而,就在王成還糾結(jié)兒子結(jié)巴這件事時,一個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
那天下午,王成母親帶著王超在村里玩耍,有個老奶奶拉著王超的小手,讓他背幾首唐詩聽聽。
王超奶奶一聽,這對孫子來說不是小兒科嘛,于是,她一臉自豪地拍了拍王超的肩膀,也示意他展示一下。
誰也不會想到,以前能獨立背誦十多首唐詩的王超,在此刻卻一首都背不完整,不僅如此,好不容易擠出來的幾句還結(jié)結(jié)巴巴……
起初,王超奶奶還以為是王超緊張,但仔細一想,不對啊,那個讓王超背唐詩的奶奶就是本村人啊,平時也經(jīng)常和王超打照面,王超沒道理認生?。?/p>
吃晚飯時,王超奶奶便將這事說給了兒子王成,王成還不信,急忙放下碗筷讓兒子背幾首聽聽。
結(jié)果王超的表現(xiàn)跟下午那會兒一樣,結(jié)結(jié)巴巴不說,竟沒有背出一首完整的詩來。
此時,王成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只覺得可能是最近他對兒子的培養(yǎng)有所松懈造成的,因為那幾天,隔壁村一個王成的親戚家蓋房子,王成過去幫了幾天忙,所以就沒監(jiān)督兒子學習。
王成以為是這個原因,其實不是。
因為在之后的日子里,王成還是像以前那樣培養(yǎng)王超,但是王超的反應能力、記性這些比之前差了太多。
以前,王成教一首唐詩,他讓王超跟著自己讀幾遍,王超就會背了,可現(xiàn)在,他讓王超跟著自己讀了一遍又一遍,王超還是不會。
這時,王成就在思考,他懷疑是自己給到兒子的壓力太大造成的,畢竟別家孩子這個時候都在玩泥巴,而自己卻要逼迫孩子學這學那。
想到這,王成心里不自覺涌起一股自責的情緒,之后,他也沒有逼迫孩子過早接觸學堂的知識了。
然而2年后,更為嚴重的情況出現(xiàn)了……
王超4歲那年開始,不僅記憶力減退,說話結(jié)巴之外,甚至開始出現(xiàn)了走路不穩(wěn)的情況。
一般來說,一個4歲的孩子已經(jīng)是滿地撒歡的年紀了,除了不小心被沒看到的障礙物絆倒外,基本不會摔跤。
但是王超呢,經(jīng)常是在平地上走路都會摔倒。王超的母親還以為他是缺鈣,可補鈣的藥倒是買了不少,王超也吃了,不僅沒有好轉(zhuǎn),甚至有變嚴重的趨勢……
別家孩子是越長大越靈活、越獨立,但反觀自家孩子,卻是越長大越退步,這讓王成一家人難以接受。
孩子出問題了,當然要帶去醫(yī)院看看,可鎮(zhèn)上、縣里的幾個醫(yī)院都跑遍了,醫(yī)生也查不出孩子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只說孩子還小,讓再觀察觀察。
沒辦法,王成只好將兒子帶回了家。
這時,周圍人也都知道了王家的事,當聽說醫(yī)生都看不出什么毛病時,有人就勸王成請個道士過來看看。
王成自然是不信那一套的,所以也沒搭理。也就在這時,王超的情況漸漸變得嚴重起來,到后來甚至都不能獨立行走了……
彼時,王超已經(jīng)4歲了,體重也有三十多斤了,偶爾抱抱還行,這要是長期抱著,家里人肯定受不了。
后來王成想了個辦法,他找來一根長布條,一端緊緊拴住王超的腰,另一端則握在自己手里。王超在前面慢慢走,他就在后面扯著布條,像遛狗一樣輔助其行走。
每每看到這一幕,村里人都會聯(lián)想起之前那個會背古詩、活蹦亂跳的王超,再跟如今的情況一對比,人們都會暗自嗟嘆。
那段時間,王家人都籠罩在一種憂傷無奈的陰霾中,王成的妻子更是每日以淚洗面,看到妻子哭,又看看兒子那副樣子,王成的心都碎了……
就在王家人悲戚無助的時候,王成的一個親戚告訴他,可以試著給孩子做做腿部按摩、康復訓練之類的動作,有可能會有轉(zhuǎn)機。
聽到這話,王成果斷辭掉了工作,和妻子在家一心照料王超。
王超對按摩一竅不通,為了讓兒子好起來,他還專門跑去鎮(zhèn)上跟老醫(yī)生學習手法。
就這樣,王成夫妻兩年如一日地給兒子做著康復訓練,而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后,王超終于有了一些起色,他已經(jīng)不需要布條的拴扶行走了,只不過還是不夠穩(wěn)當,需要人在旁邊看著,以防突發(fā)情況。
又過了一年,王超終于可以獨立行走了,只不過他的反應能力、記憶力這些跟普通小孩兒沒什么區(qū)別,仍舊沒有恢復成之前的那個“神童”王超。
但對王成一家人來說,只要王超能正常走路,人不傻,他們就很知足了。
6歲那年,王超已經(jīng)可以自如行走了,見村里同齡小孩兒都被送進了學堂,王家人也將王超送去了村里的小學。
頭兩個月,王超并沒有什么異樣,除了老師反映他在學校不怎么合群、反應能力有些差之外,其他一切正常。
到這里,王超的家人總算可以舒一口氣了,但每每想起之前那個聰慧過人的王超,王成心里總有一股難以名狀的遺憾。
妻子則安慰王成,說兒子現(xiàn)在恢復了行動能力,沒有落下殘疾,一家人就應該知足了。
但王家人還是高興得太早……
兩個月后的一天,在鄉(xiāng)村小學里,老師正在黑板前寫字,卻突然聽見身后學生傳來一聲聲尖叫,之后便看到王超趴在過道上,四肢著地,嘴里發(fā)出一陣陣類似狗吠的低吼聲,于是才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然而等王成趕到學校時,王超已經(jīng)恢復了常態(tài),跟沒事人一樣,老師還在一旁心有余悸地訴說著王超之前的怪異行狀,其他學生也都用一種恐懼的目光看著王超。
當時王成還以為是王超做的惡作劇,可在回家路上,不管王成怎么問,王超都不承認他做過那樣的惡作劇,還說自己什么都想不起來。
看著兒子一臉純樸的樣子,王成當然知道他沒說謊,可老師和其他學生明明都看到了,那又如何解釋呢?難道是夢游了?
想到這,王成又一臉嚴肅地問王超,上課時是不是睡覺了,王超拍著胸脯說自己一直都有在認真聽講,根本就沒打過瞌睡。
聞此,王成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將此事暫時擱置了。
次日上午,王成在自家門口不遠的一塊地里干活,王成妻子在院子里晾衣服,王超則在院子里玩耍。
就在王成妻子晾衣服晾到一半時,卻突然聽到身后傳來一聲聲小狗的叫聲,她猛然一回頭,卻并沒有看到什么狗,卻看到兒子王超四肢著地,趴在那慢慢爬行,一邊爬,嘴里還發(fā)出一陣陣類似狗吠的聲音。
王成妻子嚇壞了,連忙大聲喝止王超,但王超跟沒聽見一樣,無奈,她只好跑到門口將田里的丈夫喊了回來。
聽到妻子在院門口大喊,王成也隱約感覺到可能是出什么事了,當即就沖了過去。
等王成趕回家時,王超依然趴在地上作些怪異模樣,邊爬還邊學狗叫。這把一旁的王成看呆了。
之后,王成二話不說,背著王超就往鎮(zhèn)衛(wèi)生院趕,然而走到一半的時候,王超又恢復到了正常狀態(tài)。但王成還是堅持去了鎮(zhèn)衛(wèi)生院。
結(jié)果到地方后,由于醫(yī)生沒見過王超發(fā)病時的樣子,無法做更詳細的診斷,再加鎮(zhèn)衛(wèi)生院的條件有限,他們建議王成帶孩子去市醫(yī)院看看。
可從鎮(zhèn)上去一趟市醫(yī)院并不容易,見兒子暫且沒事了,王成打算先回家,擇日再去市醫(yī)院。
也就在當晚,王超又發(fā)作了一次,而且在之后的兩天時間里,王成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基本每天會發(fā)作一次,偶爾兩次。
見孩子這副模樣,王家人不敢耽誤,火速將他送去了市醫(yī)院。
讓人遺憾的是,市醫(yī)院也去了,省醫(yī)院也跑了,錢到時花了不少,但一直沒有醫(yī)生查出王超的真實病因,只大致推斷他這是某種癲癇病,開了些藥,王超也吃了,可就是不起作用。
之后的日子里,王超時有發(fā)作,村里有鄰居偶然間撞見過王超發(fā)病時的樣子,事后到處說王家出了個“怪物”。
昔日還被人稱作“神童,而如今卻被稱作“怪物”,王成心如刀絞。
這時,就有人勸王家人趁孩子還小,趕緊將孩子送人或者扔掉,但是王成舍不得,這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啊。
退一萬步講,哪怕他和家人都達成一致,同意將王超送人,可孩子這個樣子,又有誰愿意收養(yǎng)他呢?
那段時間,王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瘦了下來,他妻子眼淚幾乎沒有干過。
有那么一瞬間,王成也想買瓶耗子藥喝下去一了百了,但想想年邁的父母和可憐的妻兒,最終,理智還是占了上風。
那天,王成正在院子里發(fā)呆,一個鄰居突然找過來,說重慶當?shù)赜屑裔t(yī)院或許能治好王超的病,還說自己娘家一個嬸娘前幾年也是類似癲癇的病,后來去了那家醫(yī)院就治好了。
王成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帶王超去了,也就是在這里,醫(yī)生揭開了王超發(fā)病的真相……
醫(yī)生在給王超做腦部CT時發(fā)現(xiàn)他顱內(nèi)有一塊長條形的黑色陰影,初步診斷為某種腫瘤,急需開顱手術。
為了兒子能盡快擺脫病癥,只要能治好兒子的病,王成覺得就算自己砸鍋賣鐵也要治。
簽字之后,手術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不久,醫(yī)生就拿著一塊類似“貝殼”的灰色硬物找到了王成,問他,在這之前,王超是不是做過別的開顱手術,如果之前做過,那硬物極有可能是之前的醫(yī)生落在里面的手術器械。
王成連連搖頭,醫(yī)生就納悶了,既然王超頭部之前沒動過手術,腦子里怎么會長這個不屬于人腦組織的硬物呢?
醫(yī)生覺得應該先對這塊類似“貝殼”的硬物進行成分化驗,再做下一步推斷。
然而化驗結(jié)果卻顯示王超顱內(nèi)取出的類似“貝殼”的東西其實并不是貝殼,而是血液淤積沒有及時排出,經(jīng)年累月形成的一種鈣化物。
于是,醫(yī)生趕忙問王成,孩子在小時候,頭部是不是受到過什么撞擊?
這么一問,王成眼前一亮!
原來,就在王超快2歲的時候,有一天下雨,王成和妻子便帶著孩子在臥室內(nèi)玩耍。
過程中,王超脫了鞋子在床上蹦蹦跳跳,夫妻倆都在旁邊看著,孩子一直相安無事。
但有那么一會兒,王成和妻子商量別的事情去了,沒有注意到王超,結(jié)果就是這么一會兒功夫,王超一個不小心從床上摔到了地上,孩子是頭部先著地的,當時哭的很兇,但沒一會兒被王成哄好了,夫妻倆也就沒把這事當回事。
按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王超顱內(nèi)的淤血鈣化物很有可能就是那次摔傷造成的。
醫(yī)生表示,當時王超摔傷頭部,顱內(nèi)滲血沒有及時排出,形成淤血,最終擠壓了他的神經(jīng),導致王超反應力遲鈍,后來繼發(fā)癲癇之類的癥狀。
思前想后,王成覺得應該就是那次了,因為王超由“神童”泯然眾人的分水嶺就是那次之后!
病因總算是找到了,而王超顱內(nèi)的淤血鈣化物也取了出來,之后康復出院后果真沒再發(fā)病過。
雖然他的反應力沒有恢復到“神童”階段那時候的樣子,但王家人已經(jīng)心滿意足了。
王超的事例也給了我們所有家長一個警醒,就是在日常帶娃過程中,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動向,發(fā)現(xiàn)孩子摔傷磕傷后,一定要視情況及時就醫(yī),特別是像頭部、腹部涉及臟器的部位,應該著重關注,切不可圖省事省錢,耽誤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