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在周口旅游的呂師傅突發頭痛,起初以為是空調著涼。回到張家口老家后,一次飲酒使頭痛加劇,針灸治療未見效。在醫生建議下,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右側顳頂部和鼻咽部存在異常占位。隨后,他輾轉北京多家知名醫院,最終確診為鼻咽癌疑似腦轉移。
面對復雜的病情,各醫院治療方案存在分歧:有的專注腦部治療,有的側重鼻咽部,還有的建議分階段治療。呂師傅原計劃在301醫院接受開顱手術后進行鼻咽部放療,但在術前咨詢中,醫生坦言手術風險:"可能損傷神經導致癱瘓或失禁,且腫瘤性質未明。"這些不確定性讓呂師傅選擇放棄手術。化療方案同樣被否決,因為他曾目睹朋友因化療加速病情惡化。
"最多還有半年時間。"醫生的預后判斷讓呂師傅決定放棄治療,計劃用剩余時間與親友周游各地。2014年11月,在河南旅游期間,他每天需服用6次嗎啡止痛,導致嚴重便秘。朋友趁機建議嘗試中醫,暗中已聯系好鄭州的腫瘤專家袁希福院長。
初次就診時,呂師傅只求"上下通氣,減輕痛苦"。服用中藥四天后,在開封旅游時他突然發現疼痛減輕,無需持續服用止痛藥。這讓他重燃希望,11月18日再次就診后帶藥返回張家口。
堅持服藥13個月后,2015年復查顯示鼻咽部占位明顯縮小。至2016年4月,北京專家會診時對其康復狀況表示驚訝。如今十年過去,呂師傅不僅完全康復,還重返工作崗位。在2024年11月舉辦的抗癌明星交流會上,他分享心得:"要相信科學,保持良好心態。當治療見效時,務必堅持。"
這段從放棄治療到意外康復的歷程證明,有時希望就在轉角處。呂師傅的經歷也為其他癌癥患者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既要理性看待現代醫學,也不應完全放棄其他治療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