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每日幸運簽#
7月4日美國獨立日這天,馬斯克干了件大事。他在社交平臺發起投票,詢問網友是否支持自己成立新政黨 “美國黨”。約 125 萬人參與,65% 投了贊成票。更引人關注的是,當網友問新黨何時參選,馬斯克的回復 是“明年”。
特朗普剛簽署新稅法沒多久,馬斯克就拋出了這個投票。這不是一時沖動,6 月 5 日他就首次提出建黨想法,如今正加速推進。但這條看似熱血的路,實則是布滿荊棘。
兩黨制在美國扎根太久,民主黨和共和黨把持局面 160 多年,早有一套自我保護的辦法。第三方勢力的處境能說明問題:綠黨和自由黨掙扎了幾十年,到現在連在各州選票上出現都困難。
關鍵問題出在規矩上。新政黨要先過聯邦選舉委員會這關,這一步大概率會被兩黨聯手攔下來。各州的法律也都向著老牌政黨,新黨想收集夠選民簽名都可能惹上官司。錢也是個大麻煩,個人給政黨捐錢有上限,一年最多給國家級政黨委員會捐四萬多美元,想靠一個人砸錢把黨撐起來根本行不通。馬斯克手里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看著能隨便花錢,可按規定不能直接給政黨錢,也不能幫著候選人協調競選,頂多是幫著打打廣告。
還有更棘手的。法律學者弗里森?卡佩爾提醒,“所有州的法律都偏向兩黨”。新黨光是收集選民簽名,就可能遭遇法律阻礙,民主黨和共和黨肯定會全力阻撓。而選民的態度才是最大的障礙 —— 就算民眾有時會抱怨兩黨,真到投票時,超過 90% 的人還是會選擇它們。
馬斯克真有辦法打破困局嗎?專家發現了一個可能的途徑:他控制的 “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 可以不受限制地籌集資金。雖然不能直接資助候選人,但能花錢打廣告支持獨立競選人。對此,有人表示 “早該打破這腐朽的體制了”,也有人覺得 “他以為政治像火星殖民一樣簡單,其實不過是在華盛頓的政治泥潭里和鱷魚爭斗”。
這場看似冒險的舉動背后,藏著馬斯克的急切。去年他還呼吁大家 “給兩黨投平衡票”,今年卻要自己單干。或許是他看清了兩黨爭斗的僵局,或許是不甘心只做科技領域的巨頭。但美國政治這臺運轉多年的機器,向來不接受顛覆性的創新。或許他未必真能打造出一個能參與競選的大黨,但這種嘗試本身,或許就是想給現有格局帶來一點變化,讓那些被兩黨長期代表的不同聲音,能有個地方冒冒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