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對于高端化布局再出棋。
7月3日,騰勢(參數丨圖片)汽車進行人事調整,原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調任方程豹直營事業部總經理,由比亞迪“老將”李慧接任騰勢銷售業務。7月4日,趙長江發文告別騰勢,稱將在新崗位繼續努力。
換帥的表面是平穩交接,卻也引發了外界對騰勢后續產品布局的關注,爆款之后,“下一個D9”在哪里?
在趙長江的帶領下,騰勢有過最漂亮的出圈,靠D9定義了中國高端新能源MPV的范式,銷量持續走高。D9的成功,一度為騰勢打開了品牌向上的窗口,也帶來了一個戰略性過渡期。但在這一階段,騰勢在產品布局、品牌建設與用戶心智搶占上的整合推進節奏偏緩。
市場對騰勢后續發展的疑慮也未消散。除了D9,還能不能打造爆款?能否帶給消費者更多真正高端的車?
趙長江留下的,不只是成績單,更是一道待解的高端命題。
一篇長文的“紅與黑”
7月4日0點26分,趙長江發布了一篇長文。這位曾親手操盤騰勢品牌從0到1的“掌舵者”,在字里行間顯得平和、從容,既沒有情緒泛濫,也沒有對未來的留白許愿,而是用一組組數字與事件串起過去三年的“高光時刻”。
從2022年品牌煥新、D9上市,到如今月銷穩定破萬、平均售價超過38萬元,趙長江用克制的筆調交出了一份答卷。
騰勢連續三月實現月銷破1.5萬臺、平均售價達38.1萬元、D9連續兩年蟬聯高端MPV市場銷量冠軍,這是趙長江強調的成果,也是騰勢能夠被稱作首個真正意義上中國新能源科技豪華品牌的底氣所在。
從這些語句中,我們不難讀出“成功”的語調。對騰勢而言,這些數據確實珍貴,它在自主高端品牌的賽道上,走出了屬于自己的第一步。
而最新數據,或許更能說明一切。
騰勢官方公布的6月銷量數據顯示,D9售出9848輛,N9售出4668輛,兩款車型合計約14516輛,支撐起品牌整體的市場表現。
但據乘聯會數據,2025年5月,豐田賽那以8248輛重奪MPV銷量榜首,已連續兩月位列第一。騰勢D9 DM-i銷量為7817輛,僅領先別克GL8 PHEV車型7391輛的426輛,若將GL8燃油版的4997輛也計入在內,D9的市場位次將進一步下滑。
與此同時,騰勢整體的產品結構也顯現出一定的失衡現象。據懂車帝APP數據顯示,2025年5月騰勢總銷量為14557輛,其中D9 DM一款車型貢獻超過半數的7817輛,N9 DM為4617輛,D9 EV為869輛、Z9GT DM為654輛、N7為295輛。
趙長江在長文中交出的成績單,本質上是一輛D9撐起的高光,它足夠亮眼。但D9之外的騰勢,需自證的還有很多。
車型越來越多,也只能靠D9
過去三年,騰勢的產品路線看起來是清晰的,以D9為核心,向SUV、轎車等主力市場縱深擴張。
其中,N7定位中型智能豪華獵跑SUV,試圖切入智能電動SUV的風口;N9對標傳統中大型豪華SUV,承接D9的“家庭第二車”場景,主打科技豪華全能SUV;Z9 GT被定義為D級旗艦GT獵裝車,主攻追求豪華、性能與智能科技的消費者。
按理說,產品覆蓋面越來越廣,技術水位也在拉高,騰勢的高端版圖正逐步鋪開。但實際效果有些不及預期,雖然車型不少,卻撐不起一個D9的銷量。
而D9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精準命中了一個市場空窗。在當時的新能源MPV賽道上,它幾乎是“無對手”的存在,蔚小理等新勢力玩家未入場,傳統車企產品“老舊”,騰勢以高配置、高舒適度填補了一個被忽視的剛需空間。
在D9之后推出的多款產品中,騰勢延續了高配置、高性能的技術路線,N7、N9、Z9 GT等車型均在智能化、動力系統等核心維度對標主流高端車型,參數上幾乎“應有盡有”。設計上也保持了家族化統一,標志性的大嘴前臉與貫穿燈帶,成為品牌外觀的識別符號,在審美語言上形成一定連貫性。
這種產品策略在短期內有助于維持騰勢的“技術豪華”形象,保持品牌形象的基本識別度。但從整體市場表現來看,后續車型在用戶端形成的認知強度與情緒共鳴,相較D9顯著趨弱。
核心原因或在于,騰勢在產品擴展過程中,尚未有效建立起清晰的產品分層體系與用戶匹配機制,譬如,目標客群畫像是否足夠精準、在與競品對標時優勢是否足夠突出以打動用戶、影響購買決策?
騰勢,本應是承接比亞迪豪華家庭新能源細分賽道的旗幟,卻在D9之后尚待再造一個爆款。
而在騰勢積極向上沖高的進程中,雖然基本的產品配置、性能具有競爭力,但若缺少配套的品牌認知規劃與用戶心智占領策略,單純推出新車型,并不一定意味著能形成理想的市場拉動能力。
相比D9切中新能源MPV市場空白完成“補位”的精準打法,騰勢后續車型更多是沿技術與配置維度橫向展開,在情感共鳴、審美偏好或場景創新上尚需打開“第二曲線”的機會窗口。
在高端市場競爭已進入場景牽引、身份認同的新階段,單一技術堆疊策略帶來的邊際效應將會遞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品銷量的提升以及品牌長期價值的構建。
換帥能解決問題嗎?
在消費選擇趨于多元,單一維度的功能配置同質化之下,對用戶決策的影響程度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品牌價值在整體市場層面的滲透效率得以持續提升。
而全行業大舉進行品牌IP打造的背景下,車型的銷售表現更容易受到這些配置、性能之外,更容易差異化呈現的附加因素的影響。
對此,騰勢是否也需要進行品牌IP的打造?
基于D9的先發優勢,騰勢或具備打造獨特品牌IP的基因,以實現品牌沖高和產品銷量提升的雙重作用。
尤其是在高端市場競爭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品牌IP已不僅是情緒化的傳播手段,更逐步成為一種決定認知壁壘與競爭粘性的無形資產。
對于騰勢而言,當前的品牌形象仍高度依賴核心單品所帶來的市場認知,缺乏一個能夠貫穿多產品、跨周期傳導的穩定“人設”,如“科技豪華生活方式的引領者”、“家庭全場景智慧出行伙伴”等。
這種狀態在初期階段并不構成明顯阻力,但隨著產品線延伸、競爭格局復雜化,如果缺少高辨識度的品牌IP,將難以在認知端形成持續的勢能積累,長期也不利于品牌價值的穿透力建設。
當越來越多品牌開始走IP營銷的路線,當配置、性能高度同質化,只有在設計語言、技術概念、市場表達等方面形成獨立特征,方才能拿到下半場的高端入場券。
騰勢有必要建立起屬于自己的清晰認知邊界,以助力其在高端細分市場中的品牌區隔度和溢價能力。畢竟,品牌的長期增長,從來不只是銷量的累加,更在于是否擁有一套可以不斷強化市場認知的品牌心智系統。
對于騰勢來說,這種品牌認知尚處于建立初期,未來若能通過品牌IP強化用戶心智,以更具差異化的“人設”進入用戶視野,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其品牌的可持續表現。
“下一個D9”的底層密碼,或許不在于復制D9的車型定位,而在于形成屬于自己的認知壁壘,即,能清晰定義和詮釋騰勢價值、高度凝聚用戶情感、能指引所有產品協同進發的多維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與眾不同的品牌IP,或許是騰勢站穩高端、提升多車型銷量的必要一躍。
畢竟,爆款,只是登陸市場的船票,駛向未來的航道還需更完整的坐標。騰勢起點很好,航線卻仍需規劃。
海水在漲,風暴未去。爆款是躍出的起點,卻非落腳的終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