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閑庭信步于鄭州市森林公園,輕霧中觸摸紅楓墜落的軌跡,聆聽七峰的呼吸與心跳,漫步山間步道,感受著草木的生生不息……如今,“到公園去”已成為最受鄭州市民歡迎的生活方式。鄭州市森林公園和大大小小的公園一起,改變了鄭州的城市氣質,讓這座城市更加詩情畫意,更加溫暖溫情。
鄭州市森林公園地處鄭州市區東北的黃河故道,解放前市區東部常年黃沙彌漫,大片白花花的鹽堿地寸草不生。斗轉星移、滄海桑田,隨著鄭東新區建設的推進,鄭州市森林公園從荒山蛻變為綠意盎然的城市綠洲,鳳山與龍湖交織成自然與繁華的壯美畫卷。
昔日“沙崗”變身綠色屏障
鄭州市森林公園所在之地,自明代以來,因黃河決口處逐漸上移至滎澤,黃河南岸自此沒了自然屏障。幾百年間黃河泛濫、自然遷徙,向南擺動,加上人為決口,從上游黃土高原沖下的泥沙逐漸堆積在鄭州東部幾十平方公里的面積內,由此形成了上百座大小不一的沙崗。
新中國成立后,鄭州市政府組織動員各界人士在沙崗上植樹造林、防風固沙,歷經幾年的奮斗,沙崗被固定住了,樹木成林了,為市區設了一道重要的綠色屏障,從根本上改善了鄭州市的生態環境。
1951年成立了專門管理機構——鄭州市林場。改革開放30年來,鄭州市區向周邊擴展很快,特別是老107國道(現更名為中州大道)建成后,原先遠離市區、交通不便、鮮為人知的林場一下子和市區拉近了距離。1992年,政府批準在林場的基礎上組建森林公園,公園占地近4000畝,培育并栽種有80多個品種幾十萬棵樹木。
2018年鄭州市森林公園鳳山園區升級改造項目完成,園區內7座錯落分布山峰組成的“鳳山”與龍湖相映成輝,讓鄭東新區這座湖湖相連的“水域靚城”升級為山環水繞的“山水之城”。
如今,記者走進鄭州市森林公園,曾經的荒山野嶺,如今已是綠意盎然,結構多樣的景區,多功能的城市森林公園。
這里不僅南至北三環朝陽路,北達龍源一街,西起中州大道,東臨龍湖水域,更涵蓋了鳳山園區、北龍湖濕地和西運河體育公園。公園的位置連接多條重要城市道路,方便游客到達,并覆蓋廣泛的區域。
鄭州市森林公園作為省級文明單位、鄭州市首屆十佳地標打卡地,正在逐漸成為市民周末休閑娛樂的首選之地。
山環水繞“龍”戲“鳳”翔
登東山而小魯,如今登鳳山而小龍湖。對于到鄭東新區的游客來說,必須到龍鳳呈祥之地打卡?!褒垺奔词潜饼埡?,“鳳”便是坐落于鄭州市森林公園內的鳳山。
盛夏時節,漫步鳳山園區,滿眼翠綠,一片樹與花的海洋,山路曲徑通幽處,巧妙的大地如藝術般勾勒出五彩鳳翔,亭臺坐凳立于如畫風景之中。鳳山設計中,以七峰為鳳骨,以植物為鳳羽,利用山峰的高低錯落、植物天然的色彩變化勾畫出一幅五彩鳳翔的美麗畫卷。
“鳳山園區占地面積1684.4畝,包含鳳山1至7號峰在內的龍源一街以南、內環路以西、瑞雨路以北、中州大道以東的區域?!编嵵菔猩止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6年4月,鄭州市森林公園鳳山園區升級改造項目正式開工建設。主要景區鳳山是由7座山峰組成,由北向南沿龍湖岸邊錯落分布,7座山峰有效利用植物的自然色彩進行大地景觀藝術處理,如彩鳳展翅,故名鳳山。
鳳山與龍湖一龍一鳳,山環水繞龍戲鳳翔,讓東區在青山秀水的滋養下愈發靈秀動人。
鳳山園區內7座山峰平均高度在25米。登山望遠,近可俯瞰鳳山全貌、觀龍湖全景,遠可眺望會展中心“大玉米”、東站西廣場雙子塔等地標性建筑。
“這也是作為平原城市的鄭州市內體驗‘一覽眾山小’的絕佳之處。”園區工作人員自豪地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平原地區造山立峰聞所未聞,而鳳山的7座山峰是在場區內原先周邊建設廢棄的基坑土的基礎上,經過土方平衡、堆山塑形壘建而成,這在全國來看都是極其罕見的生態創新舉措。
“隨著鄭東新區和龍湖的開發建設,這里留下了200萬立方米的廢棄基坑土。”相關負責人說道。成堆的基坑土如何處理?對此,同濟設計院規劃設計了在原有基坑土的基礎上堆土塑形、山體成型后再進行生態綠化的設計方案,一方面解決了現存基坑土外運問題,另一方面解決了周邊工程施工建設土方外運的難題。經過規劃設計后形成的山地園林也為鄭州市區內增加了唯一的山地景觀,可謂是一舉三得。
“天然氧吧”詩意棲居地
對于城市而言,森林是城市的肺臟,是“天然氧吧”,為市民帶來清新的空氣。鄭州市森林公園現有樹種豐富,觀花樹種有白玉蘭、早櫻、垂絲海棠、日本晚櫻、桂花等30余種;觀葉樹種有三角楓、烏桕、黃櫨、重陽木、銀杏、美國紅楓、紫葉李等23種;草花有石竹、繡線菊、大花萱草等11種;造型樹有油松、五針松等5類;觀賞草有粉黛亂子草、墨西哥鼠尾草、小兔子狼尾草;水生植物有菖蒲等10類;成林樹種有銀杏、白皮松等10類。為了提升景區品位,還引種了青檀、椋子木、秤錘樹、八角楓、北美復葉槭等20類珍稀樹種。
站在鳳山山腳,抬眼忽見,山上那有“疊翠煙羅尋舊夢”和“霧中之花”之稱的黃櫨上,黃綠色小花花序為圓錐狀,不孕花的梗呈粉紅色羽毛狀,久放而不凋落,就像是一團淡淡的粉色煙霧在枝頭形成似云似霧的景觀。
隨后,沿著步道深入山間腹地,所有來這里的游人都會被這里的植物多樣性所震撼。山中樹木品種豐富,珍稀樹種眾多。
花草無言,數字為證——百余種鳥類在此筑巢,數十種魚類暢游湖中,萬株花木四季綻放。這座集生態、休閑、文化于一體的城市公園,正以“小城大生態”的實踐,詮釋著鄭州對“幸福指數”的精準丈量。
一邊是市井的煙火,一邊是森林的幽寂。如今,鄭州“城在林中、園在城中、林水相依、林路相隨”的生態格局已然形成,而鄭州市森林公園,正是串聯起城市的過去與現在,融入了市民日常生活的詩意棲居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