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滁州學院音樂與教育學院大學生“紅星筑夢”社會實踐團隊正式入駐滁某部營房,開辦為期兩周的“軍娃托舉課堂”,圍繞非遺傳承、國學導讀、紅歌學唱和學業輔導四方面內容,帶領軍娃們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在非遺傳承的奇妙課堂上,志愿者們化身為知識的傳播者與文化的守護者。他們以生動有趣的方式,給孩子們講述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項目“鳳陽花鼓”的悠久歷史,從起源到發展,從民間傳說到文化內涵,每一個細節都講解得細致入微。為了讓孩子們更真切地感受鳳陽花鼓的藝術魅力,志愿者們還親自示范,將舞蹈的靈動與說唱的韻律巧妙結合,帶領孩子們一同沉浸在這獨特的藝術氛圍中。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紛紛踴躍參與,在歡快的節奏中盡情舞動,感受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國學導讀課上,則是一片充滿詩意的文化天地。志愿者們精心挑選《三字經》等經典國學作品,通過深情的吟誦與深入淺出的講解,引領孩子們穿越時空,領略中華詩詞的博大精深。在悠揚的吟誦聲中,孩子們仿佛看到了古代先賢的智慧光芒,感受到了詩詞中蘊含的壯志豪情與家國情懷。他們認真聆聽,積極思考,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與志愿者們展開熱烈的互動交流,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紅歌學唱環節更是將活動推向了高潮。當《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我和我的祖國》等一首首經典歌曲的旋律響起,那激昂的節奏、振奮人心的歌詞,瞬間點燃了孩子們心中的愛國熱情。志愿者們耐心地教孩子們一句一句地學唱,從發音到節奏,從情感表達到手勢動作,都進行了細致的指導。孩子們用稚嫩而嘹亮的歌聲,唱出了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美好祝福,那清脆的歌聲在營房上空久久回蕩,仿佛是對祖國母親最深情的告白。
除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課程,志愿者們還十分關注軍娃們的學業成長。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暑假作業,志愿者們針對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制定了個性化的輔導方案。他們認真查看孩子們的作業,耐心解答他們在功課中遇到的問題,從基礎知識的鞏固到解題思路的拓展,都給予了細致的指導和幫助。在輔導過程中,志愿者們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勇于探索。
本次“軍娃托舉課堂”的成功開辦,猶如一股暖流,溫暖了部隊官兵及其家屬的心,得到了部隊首長和官兵家屬的高度認可與一致好評。團隊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是一次支教活動,更是一次關愛國防的暖心行動,未來還將繼續開展類似活動,讓青春在“擁軍優屬、固我長城”的實踐中閃光。(陳荷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