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偽史論大V被封號后,粉絲群體為何炸鍋?
最近,一批宣稱“西方歷史全是假的”的自媒體大V被集體封號,抖音、微信、B站等平臺一口氣封了50多個賬號,連浙江大學的教授黃河清都翻了車。這些賬號長期鼓吹“古希臘文明是偽造的”“金字塔是現代水泥澆的”“愛因斯坦抄襲《永樂大典》”,甚至說“明朝核爆導致美洲大陸被發現”。如今平臺一紙封殺令,這群“歷史發明家”終于閉麥了。但封號之后,粉絲群體的反應堪稱一場“網絡地震”。
情緒宣泄:從破防到“圣戰”
大V被封后,粉絲們集體破防。有人哀嚎:“以后去哪找民族自豪感?”有人威脅要起訴平臺:“這是文化專制!”更有人翻出黃河清教授2019年游希臘的照片,發現他站在帕特農神廟前合影時,背景雕塑的千年風化痕跡清晰可見,當場打臉“現代偽造論”。但更多人拍手稱快,歷史學者指出,偽史論的危害比謠言可怕十倍——它把歷史變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比如否定三星堆考古成果、污蔑敦煌文獻造假,甚至影響中國學者國際聲譽。有老外漢學家吐槽:“和偽史論辯論,比寫博士論文還累!”
轉移陣地:從公開平臺到地下社群
被封賬號的粉絲迅速組建Telegram群組、QQ加密空間,使用暗語交流。例如,用“喝茶”代指討論偽史論,“搬磚”表示舉報異見者。某群組規定“新人需背誦《永樂大典科技篇》才能入群”。內容也開始“去平臺化”,粉絲用加密郵件傳播偽史論資料,甚至開發“偽史論暗網論壇”,用區塊鏈技術存儲“被禁史料”。平臺監測到,封號后相關關鍵詞搜索量反而暴漲400%。
攻擊反對者:從網絡罵戰到現實騷擾
極端粉絲開始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有人扒出考古學者的家庭住址,在微博發布“通緝令”;某歷史系學生因轉發辟謠文章,被辱罵“西方走狗”并收到死亡威脅。線下也出現串聯行動,部分激進粉絲組織“歷史真相捍衛者”聚會,舉著“打倒學術漢奸”橫幅圍堵大學。浙江某高校教授因公開批評偽史論,遭遇學生家長投訴“誤人子弟”。
商業利益驅動:從流量韭菜到新型韭菜
封號后,粉絲們的“精神鴉片”沒了,但商業收割仍在繼續。某MCN機構連夜推出“山海經科技考古”系列課程,宣稱“三星堆青銅器是外星黑科技”,首播銷售額破百萬。評論區出現“寧可相信外星人,也不信西方造假”的刷屏。電商平臺上,“偽史論周邊”泛濫成災:印著“鄭和發現美洲”字樣的T恤、刻有“牛頓抄襲中國”圖案的文創產品,甚至有人直播賣“金字塔能量水晶”,聲稱能增強民族氣場。
反思與覺醒:少數人的理性回歸
令人意外的是,部分粉絲開始“清醒”。有粉絲在知乎發文:“以前覺得大V是民族英雄,現在看就是個賣PPT的”,并附上自己購買“國學能量手串”的訂單截圖。該回答獲1.2萬點贊,成為熱門話題。另一批人主動學習歷史考證,某B站UP主發布的“偽史論漏洞百出”系列視頻,單日播放量突破50萬。他們開始意識到,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靠“拆盲盒式”的歷史發明,而是用考古鏟下的泥土、文獻里的墨跡和科學數據說話。
封號不是終點,科普才是硬道理
封禁賬號只是第一步,如何填補偽史論留下的認知真空才是關鍵。當年輕人不再被“震驚體”忽悠,愿意去博物館看真文物、讀正經史書時,偽史論自然會失去市場。就像網友說的:“歷史不是抖音里的五毛特效,而是考古學家手里的刷子,一點點清理出的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