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答時代之問
青蔥七月裹挾著離別的蟬鳴悄然逼近,恍然驚覺,軍校四年的時光竟如白駒過隙。猶記四年前,我帶著滿身稚氣與懵懂,以地方青年的青澀模樣踏入這方莊嚴天地;而今,身著筆挺軍裝,肩扛使命擔當,即將以軍校學員的身份走出這片孕育成長的沃土,奔赴基層一線,成為手握鋼槍、指揮若定的基層指揮員。
站在人生的新起點,我不禁叩問內心:那些在訓練場上咬牙堅持的時刻,那些在深夜里挑燈學習的時光,那些立下的錚錚誓言,是否還銘刻于心?曾經懷揣的 “保家衛國” 初心,是否依然熾熱滾燙?
猶記 2021 年 8 月,我背上行囊,從家鄉奔赴學院仁壽駐訓基地,正式開啟軍旅征程。彼時的基地尚在建設之中,斑駁的腳手架與未完工的營房,勾勒出略顯荒涼的圖景。宿舍里,硬板床的吱呀聲混著夏夜的蟬鳴,水泥地面還殘留著施工的塵土,眼前的一切,比我想象中更為艱苦。但懷揣 “保家衛國” 的赤子之心,我從未動搖。這份信念如同暗夜中的燈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我深知,選擇軍校,就是選擇了光榮與責任,哪怕荊棘叢生、風雨兼程,也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在基地的 60 多個日夜,每一寸時光都鐫刻著成長的印記。一次次令行禁止的訓練,讓我深刻領悟 “服從命令是軍人天職” 的真諦;與戰友并肩摸爬滾打,我清晰認識到自身能力的短板,也在教員的悉心指導下,逐步掌握各類軍事技能。更幸運的是,在這里,我結識了未來四年朝夕相處的戰友。
新訓期間,我們同甘共苦、攜手奮進。烈日下苦練隊列,汗水浸透衣衫;拔河場上,我們緊握麻繩,青筋暴起;籃球比賽時,默契配合,奮力拼搏。最終,我們斬獲新訓團隊列訓練、拔河比賽、籃球比賽三項第二名。當獎狀捧在手中,看著戰友們因激動而漲紅的臉龐,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集體的磅礴力量,心中的集體榮譽感如潮水般奔涌。
隨著新訓考核順利通過,在莊嚴的授銜儀式上,肩章上的徽章熠熠生輝。那一刻,我終于完成從地方青年到軍校學員的蛻變,正式踏上守護山河的使命征途。
集體武裝五公里比武,是我踏入母校后遭遇的首個 “攔路虎”。沉甸甸的背囊壓在肩頭,起步時雙腿已似灌鉛,胸腔里翻涌著灼燒般的劇痛,望不到盡頭的跑道恍若一條火舌,舔舐著我每一寸意志。當放棄的念頭如野草瘋長,卻見身旁戰友脖頸暴起青筋仍奮力擺臂,他們浸透迷彩的后背,像面無聲的旗幟。“難道我要做逃兵?” 心底的吶喊撕開怯懦的防線,我咬著牙,在每一次想要癱倒的瞬間與本能對抗。比武那日,距終點五百米處,我的雙腿失去知覺,呼吸近乎停滯。千鈞一發之際,戰友鐵鉗般的手攥住我的胳膊,嘶啞的嘶吼刺破耳膜:“沖!我們一起過線!” 我幾乎是被架著撞破終點,癱倒在草地上,鼻腔里青草的清香混著咸澀的汗水,那一刻終于懂得:成長,是用血肉之軀撞碎自我設限的銅墻鐵壁。
過了軍事關后,管理關又橫亙眼前。大三擔任班長時,現實的荊棘刺破了初任骨干的欣喜。公差分配時此起彼伏的異議、軍事訓練中參差不齊的進度、戰友情緒低落時無從下手的焦灼,都成了棘手難題。深夜里反復推敲方案無果,挫敗感如潮水將我淹沒。直到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班長拍著我的肩:“誰天生就是管理者?關鍵是在試錯中成長。” 他傾囊相授的排班技巧、組訓妙招,如同點亮暗夜的星火。我開始記錄每一次管理中的疏漏,向老班長們取經,嘗試創新組訓模式。當班級在我的帶領下成為訓練標兵集體,看著戰友們信任的目光,我恍然驚覺:成長,是懷揣空杯心態,在破解困局中不斷重塑自我的修行。
大四,作為軍校生活的最后一學年,也是最后一道大關。從畢業聯考到綜合演練,每一場考驗都如同險峻高山。在畢業聯考中,我與戰友們相互激勵,一次次突破體能與意志的極限;在綜合演練里,我們默契配合,圓滿完成上級交付的各項任務。汗水浸透的迷彩服、并肩作戰的戰友情,為大學四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此刻,我再次背起行囊,向著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毅然前行。回首來時路,蜿蜒曲折的征程上,既有荊棘叢生的坎坷、險象環生的險阻,更有一路相伴的溫暖身影。領導嚴厲不失溫情的幫帶指導,教員耐心細致的諄諄教誨,戰友們并肩作戰的堅實臂膀,讓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始終閃耀著希望的光芒。我從未感到孤單,因為正是這些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人們,用愛與支持,將我打磨成如今堅毅的模樣。
這份恩情,我銘記于心。未來,我定不負眾人的殷切期望,更不負心中那團始終熾熱的報國之火。我將帶著四年的成長積淀,以更加堅定的步伐,整理行裝,向著新的征程,再次出發!
作者:楊睿麒、李宇龍、峨金成利、黃銘勛
征稿啟事
“以青春之我,答時代之問”。
《青說》是武警警官學院微信公眾平臺推出的原創欄目,旨在抒發新時代軍校學員、青年官兵、文職人員在軍營成長的真實感受,奏響強軍浪潮中的青春之歌。現面向全院官兵及文職人員征集稿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激勵入伍初心、抒發個人學習成長感悟、講述身邊感人故事,要求內容積極向上,感情真實,文體不限,同時需附2~3張照片。投稿必須為原創作品,內容必須真實可信,杜絕虛構、杜撰。作者應對作品擁有完整的著作權,并保證不侵犯他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
投稿方式:將稿件(含照片)發送至公郵:wjjgxy2019@163.com,并備注《青說》。
總 編:劉明勇 熊先浩
主 編:王 超
責任編輯:姬一鳴
執行編輯:張嘉家 姚樂恒
本期編輯:劉志遠
本期校對:賴正禾
您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