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試圖與美日聯手,謀劃所謂的“戰區”布局。在此背景下,中國海軍是否會在進出太平洋時面臨南北夾擊的不利局勢?事實上,解放軍早已未雨綢繆、布署周全,轟 - 6K戰機已攜帶武器升空,專為反制航母而設計的“終極利器”也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
自從馬科斯掌權以來,菲律賓明顯倒向美國,疏遠中國,在南海議題上屢次制造摩擦,并強化島礁軍事設施,甚至配合美軍推進印太戰略部署,已經深度卷入美國對華遏制體系,走上聯美抗中的不歸路。
近日,馬尼拉再次提出一項充滿挑釁意味的戰略構想。菲律賓國防部長透露,菲軍正推動在南海和東海建立“單一戰區”的設想,美日菲三國正著手制定聯合行動計劃,以提升作戰協同、區域態勢掌握及情報互通等方面的協作效率。
“單一戰區”構想出現前,菲、日、美之間的軍事安全合作已有明顯趨勢:
其一,打造跨海區聯動作戰機制,菲日意圖將東海與南海的軍事行動整合為統一指揮體系;
其二,多邊安全合作日益緊密,美、日、菲頻繁在南海舉行聯合演習,同時美軍加大對菲軍事投入,如擴展基地規模、加強“第一島鏈”的分布式前沿部署;
其三,軍事裝備與人員交流逐步便利化,菲日、菲美簽署多項協議,旨在清除國內法律與政策障礙,促進人員往來與情報共享。
這一計劃并非菲律賓臨時起意,此前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就曾向美方提出類似建議。
今年3月,中谷元向美國防長赫格塞思提議,將中國東南沿海及其周邊地區——涵蓋東海、南海以及朝鮮半島海域——統一劃設為一個“戰區”。他聲稱此舉有助于簡化協調流程,并強調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與韓國等國可在該區域內實現更緊密的聯合行動,進一步深化與美國的戰略協作。據悉,赫格塞思對此表示支持。
特奧多羅提出此議,既是對中國的施壓,也是向美日示好,表明自身愿意配合兩國戰略布局,同時試探美方態度。若特朗普表現出興趣,菲律賓或可借此獲得經濟利益。但鑒于特朗普一向精打細算,僅憑描繪愿景難以換取實質援助。
如果美日菲真要共同構建新的“單一戰區”,將對中國產生哪些影響?
一旦日菲成功推行“戰區”設想,日本將獲得介入南海的法理依據,干預速度也將加快;而在解放軍于東海展開行動時,菲律賓可能“北上協助”美日,借機獲取經濟回報,并在未來危機時刻要求美日履行防衛義務,這或許是其深層目標。從地緣角度看,若美日菲韓結成同盟,將在我國東部形成包圍之勢,使我海空軍在進出西太平洋時陷入“南北合圍”的被動局面。
盡管日菲頻頻采取軍事動作,但對我軍的實際影響極為有限。中國早已做好應對準備,不會放任美菲推動針對我方的軍事部署,且我軍在周邊地區無懼任何挑戰。
中國海軍遼寧艦與山東艦雙航母編隊已突破“第二島鏈”,在二戰時期美日激烈交鋒的核心海域進行高強度實戰演練,遼寧艦單日艦載機起降次數刷新紀錄。相較之下,實力遠超菲律賓的日本卻只能暗中跟蹤記錄我軍動態。
面對菲律賓軍方蠢蠢欲動的態勢,南部戰區于黃巖島附近海域組織戰備巡邏,出動海空兵力,海上包括054A型與056A型護衛艦,空中則有掛載鷹擊-12反艦導彈的殲-16戰斗機及轟-6K轟炸機等標準對海打擊組合。
俗話說,“百次抗議不如一次轟炸機飛越。”近期南部戰區派出轟炸機巡航,有效震懾了企圖挑釁的勢力。
曾經被視為王牌的轟 - 6K與鷹擊 - 12組合,如今已不再是空軍最具威懾力的搭配。當前最強殺器是轟 - 6N與鷹擊 - 21反艦彈道導彈組合,其射程可覆蓋距中國大陸4000公里的目標,而轟 - 6N可在距離目標1000公里外發射導彈,遠超美軍航母防空圈范圍。
面對美國拉攏盟友施壓,解放軍擁有完整的應對方案,毫不畏懼美軍挑釁,必將堅決反擊一切侵犯我國領海的行為。美日等國圖謀圍堵中國,日本設立“戰區”或正是出于此目的。然而,近期特朗普態度突變,公開表示愿與中國和平共處,并禁止北約峰會提及中國議題,導致聯合聲明中未再渲染“中國威脅論”。在美國率先退縮后,其余兩國只能組成“失敗者聯盟”,實屬荒唐、諷刺且自取其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