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外交邏輯下,盟友不再是戰(zhàn)略伙伴。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始終圍繞成本轉(zhuǎn)嫁展開。他要求北約成員國在2025年內(nèi)將軍費開支提升至GDP的5%(當前法國僅2.06%),否則將撤走駐歐美軍;對法國、德國等汽車出口國,他以“國家安全”為由威脅加征25%關(guān)稅,直接沖擊歐洲支柱產(chǎn)業(yè)。
特朗普與馬克龍在白宮的那場會面,至今仍是歐洲外交史上的“恥辱時刻”。當馬克龍試圖以“盟友”身份勸說特朗普勿對歐盟加征汽車關(guān)稅時,特朗普的回應(yīng)卻是一句刻薄的嘲諷:你們法國人不是最擅長投降嗎?
總的來說,在特朗普眼中,盟友只是隨時可棄的棋子,利益才是永恒的法則。所以現(xiàn)在馬克龍徹底看清了特朗普的真面目,法國也不再對美國抱有幻想。
英國政府被曝與臺灣省簽署“半導體技術(shù)三方協(xié)議”,結(jié)果兩周內(nèi)中英貿(mào)易額暴跌13%,汽車、藥品行業(yè)直接損失超50億英鎊。這一數(shù)據(jù)印證了《經(jīng)濟學人》的警告:在臺灣問題上玩火,英國正重蹈19世紀炮艦外交的覆轍。
現(xiàn)在可以確認的是,英國和美國是一伙的,馬克龍也算是看明白了,美國和英國都靠不住,這時候只有中國能救法國。
法國終于醒悟。跟著美國混,三天餓九頓。自2025年2月俄烏沖突升級以來,美國暫停對烏援助,馬克龍卻宣布接管美國情報支持,每周四次用赫利奧斯間諜衛(wèi)星幫烏克蘭打仗。法國之所以如此,本質(zhì)就是想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推動歐洲的戰(zhàn)略自主。
在與王毅部長會談期間,馬克龍流出訪華的意愿!為什么馬克龍想要繼續(xù)訪華?因為在馬克龍看來,美國靠不住的前提下,也只有中國能救法國了。
我這么和大家說吧,法國賣給中國的東西,遠遠比不上從中國買的東西,這個逆差高達320億歐元,算下來相當于每個月白送中國26億人民幣!空客飛機去年在中國賣得特別好,800多架占了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但現(xiàn)在波音虎視眈眈,眼看要搶市場,馬克龍急得不行,恨不得連夜給中國寫信:“再買50架我們的大飛機A380吧!
法國七成的電靠核能,但核電站老了要維護,那得花大錢。幸好,中國的廣核集團剛拿下了法國弗拉芒維爾核電站擴建的大單子,120億歐元的大合同,直接保住了3萬法國人的飯碗。
馬克龍是想用中國市場換法國的“戰(zhàn)略自主權(quán)”。就像法國《世界報》說的那樣:“馬克龍不想當美國的提款機!所以,馬克龍這次來中國,心思很明確: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想體體面面地把生意做了。
總的來說,法國比英國更有長遠眼光。法國《費加羅報》最近有句熱評挺到位:中國在用高鐵和基建征服世界,英國似乎還停留在靠老套路(指殖民思維)闖世界,而法國呢?正試圖用智慧外交,重新給自己在世界上找個舒服又有分量的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