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88分的溫情故事反轉了?好像沒有,好像又有。
近期,河南一對母女因高考288分后“溫情”慶祝走紅網絡,母親一句“分數不重要,健康就好”引發點贊無數。但很快事情發生反轉,網友扒出其家庭早有自媒體運營背景,剛有熱度就開啟直播帶貨,甚至將"288分"直接貼作引流標簽。不少網友質疑母女兩人是在利用低分博眼球、蹭熱度,為后續直播帶貨做鋪墊。
真相到底如何?高考288分,到底是“溫情故事”還是“流量密碼”?眼看事件越來越熱,也越傳越離譜。7月2日,抖音黑板報發文稱,女孩高考成績屬實,熱點事件后其母親賬號開過直播并未帶貨,而當事人女孩賬號此前發過探店視頻,但熱點事件后并未發布過視頻,網傳其“走紅后注冊多個賬號一起直播”“短短兩天帶貨產生了19.9萬銷售”等說法不實。同時,平臺也將持續對當事人是否“趁熱”變現保持關注,進行研判與治理。
平臺的回應無疑給沸騰的輿論來了一場及時雨。但事已至此,雖然女孩的成績是真的,平臺也否認其“密集帶貨”,但人們仍對“低分流量狂歡”持批判態度。從全網點贊到全網抵制,高考288分的溫情故事到底是如何“塌房”的?公眾又究竟在反感什么?
一來,我們反對“高考故事”成了“流量工具”。在全網為高分歡呼的氛圍中,一則為低分歡呼的新聞,無疑是獨特的,其中體現的“反焦慮教育觀”更是切中了不少家庭的心聲。新聞一經發出,就有熱搜那味兒了。不少網友被知足常樂豁達的家庭氛圍以及教育觀念擊中,但也有網友一開始便提出質疑,不炒作高分,也沒有必要炒作低分吧?288分的歡呼是不是多少有些牽強?成績是真的,但事到如今來看,高考288分背后傳遞的心情以及價值觀究竟是真是假,我們卻無從判斷了。無論如何,我們都反對把“高考故事”當成所謂的“流量密碼”,甚至是“帶貨工具”,這既扭曲了教育的意義,更帶歪了輿論場風氣。
二來,我們更反對“趁熱”變現以及背后扭曲的流量觀。要流量可以,帶貨也可以,但利用熱點事件甚至制造爭議事件然后“趁熱”變現的行為,多少有些吃相難看。如果“低分有理”的豁達心態只是“帶貨”的前奏,公眾的一腔情緒成了流量天平上的砝碼,大家自然感覺被利用,我把你當“家人”,你卻只想把我當“家人們”。這也是公眾感到反感的根本原因所在,不僅如此,“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瓦解的是公眾的信任之基。回看如今輿論場的反應,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雖然官方都辟謠了,但公眾卻不信了,也就累覺不愛了。
高考288分的故事,經歷了高贊,也經歷了質疑,最終也釋疑了,如今也該回歸平靜了。事件雖然暫告一段落,但對于輿論各方來說,卻都留下了“思考題”。對于自媒體來說,遵紀守法是前提,公序良俗要謹記,真誠永遠是必殺技,要流量要靠真本事,愚弄大眾終將翻車;而對于圍觀者來說,冷靜理智始終是正確姿勢,既要避免一腔熱忱被利用,也要避免惡言相向造謠生事。
至于平臺,自帶的流量屬性決定了其偏愛“沖突敘事”,技術和算法或許沒有情緒也不分好壞,但面對爭議之事,平臺不能懈怠更不能姑息,還應及時介入進行研判,厘清事件真相,為爭議流量降溫,也為沸騰的輿論降降溫,避免“假事實”上了“真熱搜”,也避免“流量先行、真相滯后”,這既是平臺健康發展之基,更是守護清朗網絡空間的必須。
上游新聞評論員 龍春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