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方將舉行閱兵儀式,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這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一場“外交風暴”。
7月3日,李在明宣布,盡快改善中、韓關系,隨后,美國務卿魯比奧立馬取消了訪韓的行程,仿佛非常不滿。
這場閱兵究竟意味著什么?魯比奧的突然變卦,是否意味著美、韓關系出現裂痕?
閱兵,不只是為了閱兵
我們得明白,閱兵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慶祝活動,9月3日的閱兵,雖說是為了慶祝抗戰勝利80周年,但也可以展示我們的實力,也是告知外界我們的外交政策。
我國邀請韓國總統參加這次閱兵,并不是偶然,根據韓媒的報道,我們的邀請被他們被描述為“特殊性質”,不再是過去那種“禮貌性詢問”,而是變成了“你來不來?”
我們的語氣,多了幾分堅定,少了幾分客套。這種變化的背后,是我國對韓國近年來外交動向的回應。
2015年,中方舉行抗戰70周年的閱兵,當時,韓國前總統樸槿惠頂住壓力,參加了我國的閱兵儀式,那一次,她換來了中韓自貿協定的生效,但也引發了美國的不滿。
最終,樸槿惠不得不妥協,接受了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導致中、韓的關系一度陷入了低谷,尹錫悅上臺后,雙方的經濟摩擦也很頻繁。
可如今,韓國再換總統,我們主動向李在明拋出橄欖枝,顯然是希望借著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修復中、韓的關系,同時,也是在向向世界釋放信號:中、韓之間的大門并沒有徹底關閉。
但問題是,對于韓國來說,接受這份邀請并不輕松。
7月3日,在李在明就職滿月的記者會上,他面對媒體關于中、韓關系的提問,只用了八個字回應:盡快改善韓中關系,這句話看似簡短,卻暗藏玄機。
要知道,這不是李在明第一次表達對華緩和的意愿,早在競選期間,他就多次強調要修復中、韓的關系,甚至提出要推動“實用外交”,即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點。
但這一次不同,“盡快改善”四個字,帶著明確的時間、行動導向,不再只是空泛的口號,這意味著,李在明可能已經在準備采措施,推動兩國的互動,重啟經貿合作,甚至可能在敏感議題上做出妥協。
然而,這條路并不平坦,李在明不僅要面對國內保守派的壓力,還要應對來自美國的巨大阻力。
魯比奧突然取消訪韓行程
中方邀請李在明參加閱兵的第二天,美國突然宣布,取消國務卿魯比奧原定于8日至9日的訪韓行程,理由是因為“國內突然有事”。
早不宣布,晚不宣布,這個時間點耐人尋味。
要知道,魯比奧訪問韓國,原本是為了協調韓、美在半導體出口管制、駐韓美軍軍費等議題上的分歧,但就在中、韓關系升溫之際,美國高官突然“爽約”,顯然不是簡單的“檔期沖突”。
更有意思的是,隨后,魯比奧如期出席了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卻刻意避開了韓國代表團,這一舉動被韓媒解讀為“冷處理”或者是“施壓信號”。
《朝鮮日報》也直接指出:“美韓的關系或許出現異常”,這是自李在明上任以來,第一次有美國高級的官員取消訪韓行程,意義非同一般。
有人認為,美國搞這么一出,就是在提醒韓國:別忘了你是誰的盟友。
韓國的兩難處境
李在明想走一條“中間路線”,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韓國是全球第十大經濟體,既不想得罪美國,也不想疏遠中國,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芯片產業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韓國更需要在中、美之間找到平衡點。
但現實卻是殘酷的。美國對韓國還是有“控制力”的,駐韓美軍的存在、年度軍費分攤的壓力、以及在高科技領域的“捆綁式合作”,都讓韓國難以輕易轉身。
以最近的芯片問題為例,7月1日,李在明在半導體產業會議上明確提出,確保三星電子30%的先進產能留在本土,結果第二天,美國貿易代表就表達了“關切”,認為這樣做會影響合作。
美方代表的話,可不是簡單的技術討論,而是赤裸裸的政治干預,美國顯然不愿意看到,韓國在關鍵的技術上,擺脫自己的控制。
中、韓關系復雜,雖然不對付,但雙方也是有合作的,我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在電子、汽車、能源上,韓國比較依賴我國,我國市場對韓國經的濟復蘇至關重要。
因此,李在明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他既要維護好和美國的同盟關系,又要盡可能爭取與中國進行經濟合作,這就像走鋼絲,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如今,中、美還在競爭,關稅戰的余波,復雜的臺海局勢,在這個節骨眼上,李在明如果選擇出席93閱兵,會被國內的保守派視為“背離美韓同盟”,如果拒絕,會讓外界質疑他的“對華緩和”政策。
所以,他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結語
李在明想在中美之間找到“第三條路”:既不完全倒向美國,也不徹底疏遠中國,但這條道路的盡頭,是“雙贏”,還是“兩敗俱傷”?
答案或許藏在7月9日的關稅談判中,如果美、韓在關稅問題上達成協議,李在明或許能“暫時過關”,但如果談判破裂,韓國可能被迫在中美之間“站隊”。
信息源:魯比奧臨時取消訪問,韓國發聲 京報網 2025-07-03
信息源:魯比奧臨時取消訪問,韓國發聲 京報網 2025-07-03
信息源: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將盡快改善中韓關系 觀察者網 2025-07-03
信息源: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將盡快改善中韓關系 觀察者網 2025-07-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