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正式簽署的第二天,馬斯克在社交媒體送給特朗普了一份大禮,就是宣布“美國黨”正式創立。關于“美國黨”,我之前已經分析過馬斯克的真正目的,今天再多說一點兒。
首先,馬斯克已經被民主黨和共和黨雙雙拋棄
雖然馬斯克這位世界首富早已經跨界成為政壇名人,但大家要記住一件事,他之所以參與政治活動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經營企業的經濟利益,簡單說就是“政治服務于經濟”。
眾所周知,馬斯克商業帝國的發展與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政策扶持深度綁定,比如特斯拉曾經在2010年的時候瀕臨破產,在這種關鍵時刻,是美國能源部提供的?4.65億美元低息貸款?,才幫助馬斯克完成了Model S的研發并收購工廠,直接扭轉公司命運。據美國媒體的統計,從2007至2018年間,特斯拉共獲得?35億美元州政府補貼?,補貼金額遠超谷歌(7.62億)、蘋果(6.93億)的同期數據。
大家看看特斯拉和其他企業的補貼數據差距得多大,說實話,看到這些數據我其實有個猜測,會不會特斯拉就是靠著政府補貼才能存活呢?一旦補貼嚴重縮水,是不是特斯拉,甚至是馬斯克的商業帝國就得崩潰呢?如果我的猜測是正確的,那么最近幾年民主黨和共和黨推出的新政策都在不約而同讓馬斯克能拿到的政府補貼大縮水,而這就相當于要馬斯克的命啊!
比如拜登當總統的時候把新能源的補貼和工會綁定,只有“工會車企”才能拿到全額稅收抵免,而特斯拉是一個“非工會企業”,就沒有這么好的稅收優惠,勢必對特斯拉的市場競爭力造成重大打擊。所以馬斯克當年和民主黨鬧的不可開交,最后轉身支持特朗普競選成功。
哪知道特朗普上任后背棄了馬斯克這位首富盟友,“大而美”法案直接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導致特斯拉年利潤預計縮水?12億美元。大家看到沒有,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比拜登的政策還狠,也難怪馬斯克不顧一切和他決裂了。
看到這估計大家已經基本明白了,馬斯克現在必須背水一戰,民主黨和共和黨他都靠不住了,成立“美國黨”就成了他唯一的選擇,但是問題來了,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真的就是想競選總統嗎?
其次,馬斯克成立“美國黨”就是為了企業生存
看完上面的介紹估計有朋友會疑惑,馬斯克可是世界首富啊,美國政客不都是為利益集團服務的嗎?為什么民主黨和共和黨都放著馬斯克這個首富不服務,反而都在毀他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馬斯克是美國科技集團的代表,而科技集團是美國所有利益集團中最新興起的集團,所以他們也是勢力最弱的利益集團。而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分別有自己深度捆綁的利益集團,在美國整體利益蛋糕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弱勢的一方肯定就會成為最先被分食的一方。
如果我們仔細回想一下,就會發現最近幾年美國的科技企業日子都不怎么好過,馬斯克是這樣,扎克伯格也基本類似,所以說馬斯克和民主黨也好,和共和黨也好,和特朗普也好,他們之間的紛爭看似是政治路線之爭,實際上本質都是美國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之爭。
馬斯克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商業帝國仍然能夠生存、發展,所以即便是他創立“美國黨”,他的真實目的也不是為了競選美國總統,而是通過這個新黨派擁有更大的話語權,然后才能為自己的企業謀求生存和發展空間。
當然,很多媒體也說了,馬斯克的“美國黨”離發揮作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美國的制度設計也讓新政黨很難獲得發展機會,但是已經無路可走的馬斯克現在只能選擇背水一戰,況且他想要的也并不是競選美國總統,所以只要他堅持攪局就有生的希望。
可以預見的是,馬斯克將來一定會把美國政壇攪動得更加熱鬧,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爭斗再加上馬斯克的攪動,相信美國政壇的斗爭戲碼一定會精彩不斷。(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