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27 日,韓國首爾峨山醫院。
戴著口罩的前第一夫人金建希,坐在輪椅上。
她的丈夫尹錫悅,雙手緊握輪椅扶手,推著金建希走出醫院。
6月16日,金建希因抑郁癥和呼吸困難入院。
原本預計一周就能出院的她,在病床上多躺了 4 天。
也有不少人對金建希的身體健康表示擔憂。
“不管她犯了什么錯,生病總是讓人同情的。”
被壓力擊垮的身心
時間倒回入院當天,峨山醫院擠滿了記者。
透過玻璃門,人們看到金建希被推進搶救室。
此時她蒼白的臉上冒著冷汗,雙手死死攥著床單,呼吸急促。
據韓國媒體披露,金建希的病情惡化絕非偶然。
自2024 年10月卷入政治掮客事件后,她的體重三個月內瘦到80斤。
而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 2025 年初那場震驚韓國的緊急戒嚴調查。
特檢組的官員,帶著搜查令闖入青瓦臺官邸。
此時金建希躲在書房里渾身發抖。
韓國警方的調查報告顯示,那段時間她的心率監測數據異常。
平均每分鐘心跳超過 110 次,遠超正常水平。
更令人唏噓的是,尹錫悅幾乎每天都會雷打不動地出現在醫院。
在金建希住院的 11 天里,尹錫悅累計陪護時長超過 40 小時。
“總統先生每次來,就坐在病床邊握著夫人的手,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
這份夫妻情深,在冰冷的政治漩渦中,顯得格外惹眼。
指控,纏在脖頸的無形枷鎖
金建希的病房里,是總統尹錫悅的牽掛。
病房外,韓國特檢組的檢察官們,在虎視眈眈。
截至目前,金建希已經被立案調查 16 項罪名,每一項都足以讓她萬劫不復。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操縱股價” 案。
2009年至 2012 年間,金建希參與寶馬汽車經銷商德意志汽車股價。
這家公司的股價突然暴漲 370%,隨后她又迅速拋售股票獲利。
這是韓國金融監督院的調查結果。
調查人員在她的私人筆記本里,發現了詳細的操盤計劃。
“名牌包賄賂” 案同樣令人咋舌。
韓國警方在突襲她的私人倉庫時,查獲了名牌包,價值超過300 萬韓元(約合人民幣 1.6 萬元)。
2023年9月,旅美牧師崔在英曾多次希望和金建希面談,此次迪奧包是贈送給金建希的見面禮。
最終金建希收下了這份禮物。
而“非法操縱民調” 案,徹底撕開了韓國政壇的遮羞布。
調查發現,金建希團隊曾雇傭專業公關公司,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美化尹錫悅政府的帖子,同時抹黑反對黨候選人。
這些操作,直接導致民調數據出現偏差。
學歷丑聞
法律指控,是對金建希外在的打擊,而學歷造假,則徹底摧毀了金建希的人設。
2025 年 3 月,韓國淑明女子大學的學術委員會公布了調查報告。
這份報告,剖開了她碩士論文的真面目。
報告顯示,金建希 2008 年提交的《時尚產業與文化創意融合研究》論文,抄襲率高達 48%。
其中“國際時尚品牌營銷策略”,幾乎照搬了英國學者史密斯 2005 年發表的研究成果。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更是直接抄襲了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碩士論文。
淑明女子大學毫不留情地撤銷了她的碩士學位,并在官方聲明中嚴厲批評。
“這種行為嚴重違背學術倫理,損害了學校的聲譽。”
然而,這只是噩夢的開始。
有專業人士提出,如果她的碩士學位無效,她的博士學位從一開始就為無效。
調查發現,她的博士論文存在數據造假問題。
韓國學術界一片嘩然,有教授在電視節目中憤怒地說:“這不是簡單的學術不端,而是對整個教育體系的公然踐踏。”
未來迷霧
出院后的金建希,并沒有迎來喘息的機會。
據韓媒報道,她回家后的狀態非常輕松。
不過韓國特檢組已明確,將在 7 月 5 日對她進行傳喚調查。
據韓國 YTN 電視臺報道,調查人員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證據材料。
這些資料包括銀行流水、聊天記錄和監控視頻等。
金建希的律師團對外宣稱“將積極配合調查,相信法律會還夫人清白”。
然而內部人士卻透露,他們正在緊急制定辯護策略。
韓國民眾的態度,也在發生微妙變化。
最新民調顯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金建希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但仍有一部分的人“對她的遭遇十分同情,希望她早日康復”。
民意調查也看出,韓國公眾在法治和人性之間的在做艱難的抉擇。
在這場漩渦中,金建希的命運,就像暴風雨中的小船,隨時可能翻船。
而她背后的政治勢力博弈,將在這場風波中繼續發酵。
當輿論退去,留下的不僅是一個女人的悲劇。
誰也無法預料這場調查會是什么結果。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這些行為,已經成為韓國歷史上濃重的一筆。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在見證歷史,也在書寫歷史。
而我們能做的,或許就是保持理性與思考,在喧囂中尋找真相,在爭議中堅守底線。
本文作者 | 檸檬雪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