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賴清德近日以“公司并購”比喻兩岸統一。對此,大陸方面回應“好自為之”。這一事件引發廣泛關注,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深意,值得深入剖析。
臺灣(資料圖)
賴清德將兩岸統一類比為“公司并購”,把大陸稱作“較大公司”,臺灣視為“較小公司”,并表示大陸若要“并購”需提條件。這一說法完全是偷換概念。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基于歷史、法律、文化和國際關系準則的事實,絕非商業語境下可隨意類比的兩個平等主體。賴清德的這種表述,妄圖模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本質,誤導民眾對兩岸關系的認知,其心可誅。
回顧賴清德上臺后的種種行徑,“臺獨”野心昭然若揭。他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一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被其肆意踐踏。在其任內,不斷宣揚分裂謬論,炮制諸如“兩岸互不隸屬”等“新兩國論”,還通過修改島內教科書等手段,妄圖從教育根源上篡改歷史,切斷臺灣民眾與祖國的文化聯系,向島內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灌輸“臺獨”思想,其種種行徑嚴重破壞了兩岸關系的穩定,將臺灣推向危險邊緣。
臺灣(資料圖)
島內各界對賴清德此番言論反應強烈。國民黨明確指出賴清德這一說法的荒謬性。在野黨紛紛指責賴清德,認為其“臺獨”行徑不僅將臺灣置于險境,還讓島內經濟民生深受其害。民眾也對賴清德當局愈發不滿,數據顯示,賴清德上臺后,島內民眾對其不滿意度大幅攀升。在經濟方面,兩岸關系緊張使得眾多依賴兩岸經貿往來的臺灣企業遭受沖擊,訂單減少、產業鏈受阻,島內就業機會隨之減少;社會層面,民眾擔憂因“臺獨”引發的軍事沖突,生活安全感降低。
從國際形勢來看,美國對臺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美國出于遏制中國發展的目的,雖表面支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在實際行動中不斷虛化掏空這一原則,通過軍售、高層互訪等方式給“臺獨”勢力撐腰打氣。然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美國在臺海問題上也有所忌憚。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試圖通過拋出所謂“統一條件”,制造兩岸有談判空間的假象,實則是妄圖借助外部勢力,為其“臺獨”行徑爭取更多時間和空間。
臺灣(資料圖)
大陸方面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始終堅定明確。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大陸一直秉持著最大誠意,愿意與臺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系和國家統一問題展開廣泛交流與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但對于“臺獨”分裂行徑,大陸絕不容忍、決不姑息。任何企圖分裂自己國家的人都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
賴清德若真心希望改善兩岸關系,就應立即停止“臺獨”分裂行徑,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回到“九二共識”的正確軌道上來。否則,大陸給出的“好自為之”,必將成為其“臺獨”行徑的嚴厲警告。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任何阻擋這一進程的行為都將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碾碎。臺灣當局應認清形勢,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