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家里的“十萬個為什么”已經開始轟炸了——
平常在公園散步,倏忽飛過枝頭的一抹寶石藍,或是疾速俯沖、在湖面點起一串漣漪的身影,孩子都會仰著臉問:“它們叫什么名字?”
假期帶他到自然保護區,看見巍峨雪山下珍稀的水母雪兔子、在戈壁灘上偶遇敏捷的鵝喉羚時,更是瞪大了眼睛:“它們是怎樣在這里生活的呀?”
《伴你高飛》劇照
正如美國生物學家戴維·喬治·哈斯凱爾所說:“沒有哪種生命是孤立的。我們總是與其他物種關聯在一起。”
孩子這些停不下來的“為什么”,正是他們感知生命和世界的起點。
博物滋養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人對萬物的共情、追問世界的銳氣。魯迅的少年時代,便是在百草園和《花鏡》圖譜中,萌發了對自然深沉的熱愛,這份情懷伴隨了他一生——他熱衷于植物學、礦物學和動物學等的研究,任教時會帶學生采集標本,在廣州生活時,案頭常有青蔥的“水橫枝”為伴。
《走路上學》劇照
從小和自然打交道的人,長大后是不會孤獨的。因為當我們帶著對自然的認知投身其中,萬物便成可對話的摯友。每一次理解其生命故事的豁然開朗,那份知識融入體驗帶來的真切成就感,是走馬觀花者難以體會的。
要如何給孩子開啟“博物”這扇門呢?
正如周刊記者劉敏在《博物:不只在館里》寫道:“認識自然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知識,尋找發現——知識驗證,這已經是博物生活最大的滿足感了。”
《奇跡男孩》劇照
為了給永不停歇的“為什么”一份答案,三聯中讀決定攜手《博物》,推出聯合會員——
▼點擊下圖,立即訂閱▼
給孩子:在課本之外,激活自然觀察力,擴容認知邊界,更是參加夏令營的“必讀百科”,提前解鎖山川鳥獸的奧秘,讓每次實地發現都收獲滿滿。
電子產品的吸引力,也悄然讓位于真實世界的奇妙。
給父母:一次“逃離工位”的心靈治愈,一次“化身導師”的認知升維。在通勤、家務間隙,借豐富音頻“充電”,輕松接住孩子的奇妙提問。
親子共讀 ,窩 在沙發 里就能 共覽天地奇觀,共享求知樂趣 。
下單后,你 將獲得:
①三聯中讀知識年卡(價值388元):
暢享全站原創課程、有聲書、播客。
②《博物》12期紙刊雜志(價值300元):
每月自然新知準時送達。
③額外加贈:
翠鳥書簽筆
原價688元,聯合特惠價388元,買1得3!在暑假,知識+陪伴雙豐收。
▼點擊下圖,參與訂閱▼
發貨說明:在1號-26號下單的用戶,將默認發出次月雜志(當月月末快遞寄送);26號至月末下單的用戶,將默認發出下下個月的雜志(次月月末快遞寄送)。
《博物》
青少年的自然啟蒙
成年人的心靈綠洲
提到《博物》,很多人都能立刻說出它的厲害之處——
用戶的呼聲是最好的證明
它是國內首部青少年自然歷史類雜志,由一流制作團隊《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出版;
《博物》編輯部可謂是臥虎藏龍,除了大家最為熟知的《博物》副主編“無窮小亮”,還擁有眾多自然科學科普領域的大咖,由中國科學院權威專家擔當顧問,確保知識的準確與前沿。
深受大家喜愛的小亮老師
《一路向前2》劇照
每一期生動硬核的內容背后,都是一群有趣的人,以他們獨有的方式發現新世界。
震撼內容都源自一線——
編輯記者在嚴寒中深入麋鹿苑追蹤觀察:
面對極端天氣,《博物》團隊迅速響應,深入臺風現場進行科學解讀:
那些令人屏息的自然大片,背后都是攝影師在風雪里、洞穴里和考古現場的漫長堅守。
《博物》受歡迎的原因還不止于此——
一位“十年博物粉”坦言,最初讀《博物》,是被書脊精美的圖案吸引,深入閱讀后更是被其文字折服:“幽默風趣,娓娓道來,讓我在輕松愉悅中學到了豐厚的知識。”
書脊排成排組出圖案,是許多博物迷心照不宣的樂趣
《博物》遠不止于“青少年讀物”,它的知識深度常常讓成年人也沉浸其中。它是大人重拾自然認知的優質讀本,也是應對孩子“十萬個為什么”的可靠知識庫。
全年12期,欄目涵蓋:特別策劃、自然月歷、草蟲春秋、親歷荒野、 中華鳥獸、元素志、四時有味、自然攝影……包羅萬象,既有心頭所好,亦有未知之境。
像今年《水獺歸來》一期,就圖文并茂地介紹了“世界水獺十三太保”——
長著“大餅臉”的歐亞水獺、像偷偷喝了牛奶的斑頸水獺、“吃飯海底撈,睡覺水上漂”的海獺……嚴謹科普融入趣味表達,讓讀者看完就能記住“獺們”。
貫通理、化、文、史等,為孩子構建跨學科知識體系,無縫銜接初中課堂。
比如講到燕子,就融合了物理學力學原理,從身體構造講到飛行路徑,讓讀者“慧眼識燕”;
講戰國歷史,講兵器、講青銅,是打開就能看進去的歷史通識課堂;
呆萌喜感的毛毛蟲兒童團,竟然是初一生物學實驗必考:鼠婦。
一份滿屏陣列式圖鑒,就能集齊物種宇宙。
▲每期隨刊附贈“超級拉頁”,值得珍藏
細致到毛發、拆解到腳丫的的科學繪圖,不僅讓孩子輕松掌握物種特征,更是兼具美學與精確性的藝術臨摹范本。
對許多家庭而言,定期送達的《博物》,更是孩子每月翹首以盼的“知識禮物”。在即時滿足充斥的時代,這份固定的期待,成了孩子感知時間的一份小小儀式。
▲ 懂孩子,《博物》是認真的! 集齊12期,書脊就能拼出完整精美的圖案,讓期待與收集的樂趣并存。
《博物》像一位住家的科學老師,帶領每一位讀者聚焦自然萬物,無論大小,去觀察、去理解、去享受、去貼近。讓我們在熟悉的世界里看見“陌生”的細節,讓日常生活充滿“原來如此”的認知喜悅,是親近自然的理想起點。
雜志采用16開軟殼平裝,內頁為90克優質銅版紙,彩色印刷柔和清晰,捧讀時,如同逛一座紙上博物館。
▼點擊下圖,立即訂閱▼
「三聯中讀·知識年卡」
信息碎片化時代
抵抗“淺思考”的知識堡壘
400+原創好課、200+權威主講人、近1000部優質有聲書節目、50+優質原創播客,以及知識管家專屬服務。
12大社科人文知識領域,為你提供成系統、有趣味的內容課程:
歷史文博,引領你與古人促膝長談,穿梭于迷人的歷史現場;
藝術殿堂,專注于審美培養,奔赴視覺和心靈的雙重盛宴;
文學經典,一座取之不竭的文化寶庫,為你呈現文學的饕餮大餐;
思想社會,和偉大的靈魂暢聊,聆聽啟迪心靈的深刻見解;
時事熱點,為你敏銳捕捉時代脈搏,洞悉世事變遷……
我們請來的老師,有國寶級學者、世界級藝術家、清北復交名師、百家講壇的大家……在別處,或許你能見到一位、兩位,在中讀,則集齊200+位大咖陣容。他們不僅能傳授你思考事物的方式,透過娓娓道來的聲音,更能傳遞立身處世的高維素質。
近期的熱播劇《長安的荔枝》,讓你想要重新探究唐朝的恢弘氣象?
來中讀收聽經典大課《我們為什么愛唐朝》,帶你深挖唐朝的鮮活肌理,超越熒幕想象,在詩歌、服飾與音樂中,觸摸古典美學的永恒脈搏,還原歷史塵煙中的生動真相。
近期全新上線的《姜宇輝·像哲學家一樣思考》,為你提供20個解憂人生的哲學工具箱;
熱門好課《從照護到安寧療護》,帶領中國人直面死亡,上一堂有關愛與生命尊嚴的人生必修課;
口碑之作《這就是中國古建筑》。11位權威講者帶你回到90年前,追隨梁思成、林徽因,踏上古建筑尋訪之旅。從應縣木塔、薊縣獨樂寺、云岡石窟,到江南園林、曲阜孔廟、五臺山佛光寺……幫你看懂最具代表性的10種中國古建筑。
現在下單,400+門精品人文課任你聽,聽2門就值回票價。每多聽一門課程,都相當于在為自己的知識財富“增收”!
當然,在這些好課之外,還有1000+有聲讀物、50+熱門播客節目,供你肆意享受,盡情揀擇。
▼點擊下圖,立即訂閱▼
三聯×博物
自然與人文的交響之地
從生活抵達遠方
三聯中讀與《博物》攜手,帶來知識與視野的深度交融。
來中讀,耕耘思想的沃土;看《博物》,領略造物的神奇。
閑暇、靜心時,沉浸式閱讀《博物》,一步步進階為“博物達人”;
通勤、做家務等碎片化時間,“泡”在中讀播客里,汲取思想精華;
一位《博物》的忠實讀者跟我們說:“(讀《博物》)對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就是開始觀察周圍的事物了。讀了《博物》之后,我尤其喜歡中國的古建筑,去旅游時關注點更多在瓦片、屋脊、院落布局這些細節。至于角落里的花花草草、小蟲小鳥,我也興趣滿滿,觀察它們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讀《博物》,帶來的遠非知識擴容,更是感知世界的維度升級。當孩子收集12期物種圖鑒,按圖索驥探索小區生態;當大人習得萬物生存智慧,理解自然法則——自然便成了治愈現代性焦慮的良藥。
搭配三聯中讀的人文滋養,則幫助我們更深刻地洞察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獲得內心的寧靜與看世界的多元視角。
無論你是渴求新知的職場人士、人文社科愛好者、自然博物黨,還是希望為孩子打開自然之門的家長,這個組合都能為你和你的家人提供一整年深度滋養。
專業與趣味兼得,深度、廣度與溫度并重。 一整年的知識會員權益搭配每月定期送達的《博物》雜志,是增添文化趣味、提升思想洞見、豐富日常談資的絕佳選擇。
一份價格,雙倍收獲,全家受用。前所未有的優惠力度,熱愛人文歷史、鐘情自然萬物的你,千萬別錯過!
下單后,你將獲得:
①三聯中讀知識年卡(價值388元):
暢享全站原創課程、有聲書、播客。
②《博物》12期紙刊雜志(價值300元):
每月自然新知準時送達。
③額外加贈:
翠鳥書簽筆
原價688元,聯合特惠價:388元,買1得2!
加入三聯×博物聯合會員,給永不停歇的好奇心,一個看得見、摸得著、聽得懂的答案。
從此處開啟博物人生,讓下一次面對自然的驚嘆,從“好美”走向“認識你,真好”。
▼點擊下圖,立即訂閱▼
發貨說明:在1號-26號下單的用戶,將默認發出次月雜志(當月月末快遞寄送);26號至月末下單的用戶,將默認發出下下個月的雜志(次月月末快遞寄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