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未牧
猙獰頭角恣咆哮,
奔走溪山路轉遙,
一片黑云橫谷口,
誰知步步犯佳苗。
“未牧”描繪一頭未被馴服的野牛:它犄角猙獰,肆意咆哮,在溪山間狂奔迷失路途;谷口黑云籠罩象征無明遮蔽,而野牛每一步都在踐踏禾苗,暗喻妄念對善念的破壞。
我們今年的夏令營加入了少年正念課,孩子的現階段就是這種“未牧”的狀態。
猙獰頭角恣咆哮
本野牛犄角張揚、狂躁嘶吼,象征未被調伏的粗猛心性。此即“未調之心”的初始狀態——念頭如狂牛般失控。現代正念訓練中,對應“覺察呼吸法”:當雜念奔涌時,專注鼻息氣流(如牧童牽牛鼻繩),通過呼吸錨定散亂心。
奔走溪山路轉遙
野牛在山野盲目奔走,愈行愈迷失,喻妄念耗神卻離本心愈遠。類似“觀妄念如云”的練習。訓練少年觀察念頭如溪水流逝(不追隨、不評判),記錄每日雜念次數并統計高頻類型(如焦慮、貪玩),逐步縮短妄念持續時間。
一片黑云橫谷口
谷口黑云遮蔽前路,象征無明煩惱障蔽覺性光明。以“光明想”破黑暗。可引導兒童閉眼觀想金光照亮眉心(對應松果體),同步誦讀短咒(如“嗡”聲振動),以聲光結合打破昏沉。
誰知步步犯佳苗
野牛踐踏禾苗而不自知,喻妄念損善根而不覺。需建立“即時反饋機制”。正念課的關鍵在于,知道我們的妄念、雜念、散亂狀態,以及這種狀態造成的情緒波動,沖突,不能專注,好動,躁動的偏性的身心狀態和人際關系的緊張,做事的低效率。
情緒是關鍵點,一個情緒穩定,平和,不急不躁的孩子,整體素質是不會差的。
結合牧牛圖,有“情緒調伏三階法”。
1)認牛:用情緒卡片(繪各種顏色圖像)讓孩子指認當下心境。
2)畫跡:將情緒畫成足跡軌跡(如紅色鋸齒線表憤怒),視覺化宣泄。
3)轉牧:閉眼觀想情緒牛被彩虹繩牽引至平靜湖面,同步哼鳴“Om”聲。
在家庭生活里,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親子“馴牛日記”:共繪“心牛周記”,記錄每日專注時刻(如閱讀30分鐘畫青草)、失念時刻(如發脾氣畫黑云)。周末以家庭冥想清理黑云。
這些小方法,目的是開啟孩子本有的覺,自覺,有自覺才有真正的自律與自主。孩子覺性開啟,是從狂牛到牧童的轉化。“未牧”的本質是背覺合塵(背離覺性,沉溺塵境)。少年覺性培養需三階突破:
1)知妄(見黑云):通過生物反饋儀測量專注時腦波(α波)、分心時皮電反應,科學認知身心關聯。
2)斷鏈(止踐苗):在妄念初起時,用“STOP技術”——Stop停步→Take breath呼吸→Observe觀察→Proceed行動,切斷自動化反應。
3)歸源(返本心):每日晨起誓言“我是牧童,非狂牛”(I am the awareness, not the thoughts),確立主體覺醒。
如廓庵禪師示:“從來不失,何用追尋?” 覺性本自具足,訓練只是撥云見日。當兒童在游戲中學會“覺察念頭如牧童觀牛”,便是邁向“見跡”(第二圖)的悟性啟蒙。
此四層解析將古典禪意轉化為可操作的現代正念修養,既存修心次第,亦契兒童認知。
這個暑期,和孩子一起探究“少年正念”,和孩子過一個靜定、澄明、覺知、平和、喜悅、治愈、成長的夏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